WTO“绿箱”视角下的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三)技术路线 | 第15页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绿箱”补贴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绿箱”补贴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二)“绿箱”补贴的特征 | 第18-19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农业弱质性理论 | 第19-20页 |
(二)市场失灵理论 | 第20页 |
(三)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第20页 |
(四)新国际贸易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中国“绿箱”补贴使用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一、中国“绿箱”补贴的现状 | 第21-24页 |
(一)“绿箱”补贴规模 | 第22-23页 |
(二)“绿箱”补贴结构 | 第23-24页 |
(三)“绿箱”补贴的法律法规方面 | 第24页 |
(四)“绿箱”补贴的多边谈判方面 | 第24页 |
二、中国“绿箱”补贴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一)“绿箱”补贴力度不够 | 第24-25页 |
(二)“绿箱”补贴结构不尽合理 | 第25-26页 |
(三)“绿箱”补贴相关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6页 |
三、中国“绿箱”补贴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一)受国家工农业发展政策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二)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 第27页 |
(三)受WTO壁垒的制约 | 第27页 |
(四)受国际利益集团的影响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国外“绿箱”补贴的经验借鉴 | 第29-40页 |
一、发达国家“绿箱”补贴使用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一)美国“绿箱”政策的发展及现状 | 第29-31页 |
(二)欧盟“绿箱”政策的发展及现状 | 第31-33页 |
(三)日本“绿箱”政策的发展及现状 | 第33-35页 |
二、发展中国家“绿箱”补贴使用现状分析 | 第35-38页 |
(一)印度“绿箱”补贴的发展 | 第35-37页 |
(二)巴西“绿箱”补贴的发展 | 第37-38页 |
三、国外“绿箱”补贴的经验借鉴 | 第38-40页 |
第五章 我国“绿箱”与农民收入的实证分析 | 第40-48页 |
一、我国“绿箱”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6页 |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0页 |
(二)模型建立及实证分析 | 第40-46页 |
二、“绿箱”对我国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评价 | 第46-48页 |
(一)数据来源及变量选取 | 第46页 |
(二)参数估计及实证分析 | 第46-48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绿箱”补贴的对策 | 第48-52页 |
一、加大“绿箱”补贴力度 | 第48页 |
二、优化“绿箱”补贴结构 | 第48-50页 |
(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优化一般服务 | 第48-49页 |
(二)创新粮食储备方法 | 第49页 |
(三)大力推广并完善粮食保险补贴制度 | 第49-50页 |
(四)注重环保和农作物检验检疫 | 第50页 |
(五)提高信息化水平 | 第50页 |
三、完善“绿箱”补贴相关法律法规 | 第50-51页 |
四、积极与国际社会接轨 | 第51-5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