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概念阐释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形成的条件 | 第15-27页 |
·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人民民主理论 | 第15-17页 |
·统一战线理论 | 第17-18页 |
·群众路线理论 | 第18-20页 |
·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形成的现实条件 | 第20-23页 |
·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协商传统 | 第20-21页 |
·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的实践探索 | 第21-23页 |
·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形成的个人条件 | 第23-27页 |
·对人民群众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 | 第23-24页 |
·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 | 第24-25页 |
·实事求是的思想特点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7-39页 |
·党的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点不能丢 | 第27-30页 |
·协商有利于联系各方面群众,在思想行动上形成一致 | 第27-28页 |
·协商有助于集思广益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 第28-30页 |
·加强执政党建设需要协商民主 | 第30页 |
·协商民主应该在各种场合展开 | 第30-34页 |
·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开展党内协商 | 第31-32页 |
·人大、政协、政府各方面都要有协商 | 第32-33页 |
·分层次、多渠道开展社会协商对话 | 第33-34页 |
·创造协商民主的条件 | 第34-39页 |
·协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第34-35页 |
·协商民主需要制度化法制化 | 第35-37页 |
·营造有利于协商的民主氛围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39-47页 |
·注重与民主党派代表人物协商和普通群众协商 | 第39-40页 |
·统筹国家制度层面协商与基层社会组织层面协商 | 第40-41页 |
·兼顾国家大政方针协商与群众具体利益问题协商 | 第41-42页 |
·促进协商民主制度化、法治化发展 | 第42-44页 |
·把协商民主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方面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