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种子植物资源及三江源湿地植物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7页 |
| ·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 ·植物资源数字化的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及湿地植物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植物显微结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 ·各章内容简介 | 第16-17页 |
| 第2章 青海种子植物资源及其数字化 | 第17-40页 |
| ·青海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第17-31页 |
| ·青海省自然概况 | 第17页 |
| ·青海种子植物资源概况 | 第17-18页 |
| ·青海种子植物科的分析 | 第18-21页 |
| ·青海种子植物属的分析 | 第21-26页 |
| ·青海种子植物种的分析 | 第26-31页 |
| ·结论 | 第31页 |
| ·青海植物资源的数字化 | 第31-38页 |
| ·青海植物数据库的构建 | 第31-32页 |
| ·青海数字植物标本馆的构建 | 第32-36页 |
| ·青海数字植物标本馆的共享 | 第36-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3章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研究 | 第40-55页 |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 第40-48页 |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40-41页 |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科的分析 | 第41-43页 |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分析 | 第43-46页 |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种子植物种的分析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几种典型湿地植物显微结构的研究 | 第48-54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48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 ·材料的种类 | 第48页 |
| ·材料的处理 | 第48页 |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 ·永久切片的制作方法 | 第48-49页 |
| ·观测方法 | 第49页 |
| ·实验结果 | 第49-53页 |
| ·西蔵嵩草根、茎、叶显微结构的形态特征 | 第49-50页 |
| ·海韭菜根、茎、叶显微结构的形态特征 | 第50页 |
| ·华扁穗根、茎、叶显微结构的形态特征 | 第50-51页 |
| ·三裂碱毛茛根、茎、叶显微结构的形态特征 | 第51页 |
| ·青藏苔草茎、叶显微结构的形态特征 | 第51页 |
| ·杉叶藻叶显微结构的形态特征 | 第51-52页 |
| ·六种湿地植物显微结构的比较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5-58页 |
| ·研究总结 | 第55-56页 |
| ·讨论 | 第56页 |
| ·论文不足之处和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图 | 第65-71页 |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