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20页 |
| ·引言 | 第9页 |
| ·玉米秸秆概述 | 第9-10页 |
| ·秸秆的内部结构 | 第9页 |
| ·纤维素 | 第9页 |
| ·半纤维素概述 | 第9-10页 |
| ·木质素 | 第10页 |
| ·秸秆的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 第10页 |
| ·玉米秸秆降解的研究 | 第10-13页 |
| ·玉米的内部构成成分 | 第10-11页 |
| ·玉米秸秆的处理技术现状 | 第11-13页 |
| ·纤维素酶综合概述 | 第13-16页 |
| ·纤维素酶的主要来源 | 第13页 |
| ·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的机理研究 | 第13-14页 |
| ·真菌混合菌发酵优势 | 第14页 |
| ·纤维素物质的处理 | 第14-15页 |
|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纤维素降解过程代谢产物 | 第16页 |
|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16-18页 |
| ·纤维素酶系的主要性质 | 第17-18页 |
| ·纤维素酶分子的三级结构 | 第1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2 绿康木霉混合菌产酶的条件优化研究 | 第20-34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0-21页 |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 ·绿色木霉、康宁木霉菌的培养 | 第21页 |
| ·绿康混合菌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培养基正交试验筛选设计 | 第21-24页 |
|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第24页 |
| ·绿康混合菌产酶液单因素实验 | 第24-25页 |
| ·测定方法 | 第25页 |
| ·初酶液的制备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 ·绿康木霉菌产酶液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5-28页 |
| ·温度对绿康混合菌分泌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转速对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接种量对混合菌分泌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影响 | 第30-32页 |
| ·绿康混合菌在最优培养基与原溶液分泌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酶的对比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木霉菌降解玉米秸秆的研究 | 第34-40页 |
| ·引言 | 第34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6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 ·降解实验 | 第35页 |
| ·玉米秸秆降解率的测定 | 第35页 |
| ·粗纤维的测定 | 第35-36页 |
| ·粗蛋白的测定 | 第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 ·玉米秸秆降解率效果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