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综述 | 第12-21页 |
| ·单倍体植株的特征 | 第12页 |
| ·单倍体获得的途径 | 第12-14页 |
| ·离体雄核发育 | 第12-13页 |
| ·雌核发育 | 第13-14页 |
|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的途径 | 第14页 |
| ·影响因素 | 第14-18页 |
| ·供试材料 | 第15页 |
| ·培养基成分 | 第15-17页 |
| ·花药预处理方式 | 第17-18页 |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18页 |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第18-21页 |
| ·存在问题 | 第18-19页 |
| ·展望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1-29页 |
| ·材料 | 第21-23页 |
| ·试验时间和地点 | 第21页 |
| ·供体植株材料 | 第21页 |
| ·主要试验设备 | 第21页 |
| ·各种试验试剂的配制 | 第21-23页 |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3页 |
| ·方法 | 第23-29页 |
| ·花蕾外形和花粉发育时期对应关系的观察 | 第23页 |
| ·不同的基本培养基对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的处理方法 | 第23-24页 |
| ·接种密度处理 | 第24-25页 |
| ·不同产地来源的博落回的处理方法 | 第25页 |
| ·温度预处理 | 第25页 |
| ·激素处理 | 第25-26页 |
| ·愈伤组织增殖 | 第26页 |
| ·胚状体诱导 | 第26-27页 |
| ·博落回的生根 | 第27-28页 |
| ·博落回炼苗移栽 | 第28页 |
| ·博落回再生苗的倍性测试 | 第28页 |
| ·诱导率的计算公式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 ·花蕾外形与花粉发育时期对应关系的观察 | 第29-30页 |
| ·单一性状的对应关系 | 第29-30页 |
| ·多个性状的对应关系 | 第30页 |
| ·不同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对不定芽的诱导产生的影响 | 第30-31页 |
| ·不同接种密度对博落回花药形成愈伤组织的影响 | 第31-33页 |
| ·产地来源对博落回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第33页 |
| ·温度预处理对博落回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第33-36页 |
| ·高温预处理对博落回花药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 | 第33-35页 |
| ·低温预处理对博落回花蕾愈伤诱导的影响 | 第35-36页 |
| ·激素处理对博落回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36-37页 |
| ·不同产地的增殖效果分析 | 第37-38页 |
| ·外源激素对博落回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不同基质对博落回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影响 | 第39页 |
| ·博落回再生苗的倍性测试结果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41-45页 |
| ·讨论 | 第41-45页 |
| ·花蕾的外在性状与花粉发育时期的对应关系 | 第41页 |
|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 | 第41页 |
| ·不同接种密度对博落回花药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产地来源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 | 第42页 |
| ·花药的预处理 | 第42页 |
| ·诱导培养基中激素的选用 | 第42-43页 |
| ·博落回再生苗的生根 | 第43页 |
| ·博落回再生苗的移栽 | 第43页 |
| ·博落回再生苗的倍性测试 | 第43-44页 |
| ·培养基的更换周期对花药培养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第六章 全文小结 | 第45-48页 |
| ·论文小结 | 第45-46页 |
| ·花蕾外观特征与花粉发育时期的关系 | 第45页 |
| ·诱导博落回花药产生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最佳培养基 | 第45页 |
| ·诱导博落回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接种密度 | 第45页 |
| ·不同产地来源的博落回花药的诱导率的区别 | 第45页 |
| ·花药预处理方式对愈伤诱导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诱导博落回花药产生愈伤组织的激素水平 | 第46页 |
| ·促进博落回再生苗生根的外源激素水平 | 第46页 |
| ·提高博落回再生苗移栽成活率的基质 | 第46页 |
| ·倍性测试结果 | 第46页 |
| ·创新点及后续研究设想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 附录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