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采摘机设计与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20页 |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林果机械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4-19页 |
| ·国外林果机械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林果机械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我国林果采摘机械与国外的差距 | 第18-19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2 采摘机-树体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0-28页 |
| ·前言 | 第20页 |
| ·树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 | 第20-21页 |
| ·采摘机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21-25页 |
| ·模型建立 | 第21-24页 |
| ·模型求解分析 | 第24-25页 |
| ·核桃振动力学模型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3 核桃采摘机设计 | 第28-46页 |
| ·设计方案拟定 | 第28-29页 |
| ·采摘方式 | 第28页 |
| ·采摘机整机方案评估 | 第28-29页 |
| ·采摘机设计要求及主要参数 | 第29-30页 |
| ·设计要求 | 第29页 |
| ·采摘机主要技术参数 | 第29-30页 |
| ·采摘机组成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 ·采摘机组成结构 | 第30-31页 |
| ·采摘机工作原理及过程 | 第31页 |
| ·激振器振动方案 | 第31-33页 |
| ·振动机构选择 | 第31-32页 |
| ·振动机构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 ·激振器结构设计 | 第33-39页 |
| ·偏心轴结构设计 | 第33-36页 |
| ·直齿圆柱齿轮设计 | 第36-39页 |
| ·夹持装置设计 | 第39-40页 |
| ·总体结构及夹持原理 | 第39-40页 |
| ·夹板设计 | 第40页 |
| ·链条选用 | 第40页 |
| ·链轮设计 | 第40-41页 |
| ·方孔联轴器设计 | 第41-42页 |
| ·套筒设计 | 第42页 |
| ·轴承选用 | 第42-43页 |
| ·软轴选择 | 第43-44页 |
| ·键的选择和校核 | 第44-45页 |
| ·振动夹持装置的装配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采摘机关键零件强度校核 | 第46-58页 |
| ·偏心轴强度校核 | 第46-50页 |
| ·偏心轴受力分析 | 第46-47页 |
| ·偏心轴疲劳强度校核 | 第47-50页 |
| ·偏心轴有限元分析 | 第50-55页 |
| ·偏心轴静力结构分析 | 第51-53页 |
| ·偏心轴模态分析 | 第53-55页 |
| ·齿轮副强度校核 | 第55-56页 |
| ·轴承寿命校核 | 第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5 核桃树体振动仿真 | 第58-70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树体三维模型建立 | 第58-59页 |
| ·植物三维建模 | 第58-59页 |
| ·核桃树体三维建模 | 第59页 |
| ·树体模态分析 | 第59-62页 |
| ·建立模型 | 第59页 |
| ·划分网格 | 第59-60页 |
| ·加载约束 | 第60页 |
| ·求解及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 ·树体谐响应分析 | 第62-66页 |
| ·引言 | 第62页 |
| ·谐响应分析 | 第62-66页 |
| ·频率响应分析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6 核桃采摘机试验结果分析 | 第70-74页 |
| ·试验方法 | 第70-71页 |
| ·振幅测量系统 | 第71页 |
|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71-73页 |
| ·激振力对振幅影响 | 第71-72页 |
| ·振动夹持高度对振幅影响 | 第72页 |
| ·激振频率对采摘率影响 | 第72-73页 |
| ·树干夹持损伤 | 第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页 |
| ·展望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专利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