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产业链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假设 | 第13-16页 |
一、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二、问题提出 | 第13-14页 |
三、研究假设 | 第14-15页 |
四、数据来源和软件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16-22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1页 |
三、研究趋势 | 第21-22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22-25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第五节 创新及难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产业链内涵及其外延 | 第26-47页 |
第一节 产业链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26-32页 |
一、分工和专业化 | 第26-27页 |
二、产业组织理论 | 第27-29页 |
三、中间组织理论 | 第29-31页 |
四、产业关联和产业集群理论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概念辨析 | 第32-38页 |
一、产业链的定义 | 第32-33页 |
二、产业链与价值链 | 第33-36页 |
三、产业链与供应链 | 第36-38页 |
第三节 产业链利益分配类型分析 | 第38-45页 |
一、现有产业链类型概述 | 第39-41页 |
二、均享型利益分配 | 第41-42页 |
三、寡享型利益分配 | 第42-44页 |
四、独占型利益分配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矿产资源产业链现状 | 第47-88页 |
第一节 矿产资源产业链营运表现 | 第47-59页 |
一、矿产资源产业链现状 | 第47-52页 |
二、各环节与行业利润率分析 | 第52-55页 |
三、各环节与行业利润占比分析 | 第55-56页 |
四、产业链市场行为分析 | 第56-59页 |
第二节 矿产资源产业链效率评价 | 第59-86页 |
一、产业链效率定义 | 第59-61页 |
二、DEA 理论及评价方法 | 第61-69页 |
三、数据预处理 | 第69-75页 |
四、各环节与行业的效率变化趋势 | 第75-80页 |
五、各环节与行业的效率改进幅度 | 第80-86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86-88页 |
第四章 矿产资源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 | 第88-114页 |
第一节 矿产资源产业利益分配影响因素 | 第88-102页 |
一、生产能力 | 第88-93页 |
二、交易成本 | 第93-95页 |
三、核心企业的控制能力 | 第95-98页 |
四、市场的协调能力 | 第98-101页 |
五、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 | 第101-102页 |
第二节 矿产资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原理 | 第102-109页 |
一、分配原则 | 第102-103页 |
二、分配方法 | 第103-105页 |
三、分配原理之初次分配 | 第105-106页 |
四、分配原理之再次分配 | 第106-109页 |
第三节 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 | 第109-112页 |
一、利益分配机制的运行 | 第109-110页 |
二、利益分配格局的现状分析 | 第110-11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五章 矿产资源产业链利益分配协调机制 | 第114-134页 |
第一节 利益协调机制构成 | 第114-123页 |
一、开采合作机制 | 第115-116页 |
二、沟通机制 | 第116-118页 |
三、竞争谈判机制 | 第118-120页 |
四、监督激励机制 | 第120-123页 |
第二节 利益分配协调机制的构成 | 第123-126页 |
一、利益分配协调机制及类型 | 第123-125页 |
二、利益分配协调机制运行 | 第125-126页 |
第三节 情景模拟 | 第126-132页 |
一、冲击事件模拟——矿石价格短期急剧下降 | 第127-129页 |
二、冲击事件模拟——突发性贸易壁垒 | 第129-130页 |
三、政府主导下的大规模兼并模拟 | 第130-13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32-13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34-141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134-137页 |
第二节 建议 | 第137-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47页 |
附录 | 第147-148页 |
致谢 | 第148-150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