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补偿立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流域生态补偿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9-13页 |
(一) 流域生态补偿概念 | 第9-10页 |
(二)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1、经济学基础 | 第10-11页 |
2、法学基础 | 第11-13页 |
二、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概述 | 第13-18页 |
(一) 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概况 | 第13-15页 |
1、流域生态补偿的政府主导模式 | 第13-14页 |
2、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 | 第14页 |
3、流域生态补偿资金分配制度 | 第14-15页 |
(二) 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15-18页 |
1、对流域生态补偿的认识尚未达成一致 | 第15页 |
2、流域生态补偿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撑 | 第15-16页 |
3、流域生态补偿方式过于单一 | 第16页 |
4、缺乏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的有效监管 | 第16-18页 |
三、国内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及启示 | 第18-23页 |
(一) 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及启示 | 第18-20页 |
1、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中发挥主导作用 | 第18-19页 |
2、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是流域生态补偿的重要保证 | 第19页 |
3、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流域生态补偿的坚实基础 | 第19-20页 |
(二) 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及启示 | 第20-23页 |
1、探索平等协商制的水权交易模式 | 第20-21页 |
2、开拓“异地开发”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 第21页 |
3、建立生态补偿基金 | 第21-23页 |
四、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立法之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3-27页 |
(一) 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立法之必要性 | 第23-24页 |
1、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 第23页 |
2、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 第23页 |
3、规范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 第23-24页 |
(二) 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立法的可行性 | 第24-27页 |
1、已具备良好的政策基础 | 第24-25页 |
2、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 | 第25页 |
3、已初步具备理论和技术基础 | 第25-27页 |
五、福建省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构建 | 第27-34页 |
(一) 立法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第27-28页 |
1、指导思想 | 第27页 |
2、立法原则 | 第27-28页 |
(二) 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及补偿方式 | 第28-30页 |
1、补偿主体 | 第28-29页 |
2、补偿方式 | 第29-30页 |
(三)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及补偿管理机制 | 第30-34页 |
1、流域生态补偿的标准 | 第30-32页 |
2、补偿管理机制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谢辞 | 第37-38页 |
个人简历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