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引言 | 第8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基本原理 | 第8-9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特点 | 第9-10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结构及其特点 | 第10-12页 |
·管式结构SOFC | 第10-11页 |
·平板式结构SOFC | 第11-12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材料组成 | 第12-17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 | 第12-13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材料 | 第13-14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 | 第14-17页 |
·金属陶瓷复合阳极材料 | 第14-16页 |
·混合导体氧化物阳极材料 | 第16-17页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连接和密封材料 | 第17页 |
·以碳氢化合物为燃料的SOFC镍基阳极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7页 |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粉末的制备 | 第22-23页 |
·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联合络合法 | 第22-23页 |
·热分解法 | 第23页 |
·单电池的制备 | 第23-24页 |
·材料的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第24-27页 |
·X射线衍射分析及晶粒尺寸计算 | 第24页 |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24-25页 |
·程序升温氧化(O_2-TPO) | 第25页 |
·拉曼测试 | 第25页 |
·热分析 | 第25页 |
·单电池性能测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铁的掺杂对镍基功能层的相结构、抗积碳性能及单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7-37页 |
·引言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6页 |
·XRD分析 | 第27-30页 |
·抗积碳性能评估 | 第30-31页 |
·形貌分析 | 第31-34页 |
·单电池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热分解温度和时间对Ni_(0.75)Fe_(0.25)功能层的相结构、抗积碳性能及单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7-52页 |
·引言 | 第37页 |
·热分解温度对Ni_(0.75)Fe_(0.25)功能层的相结构、抗积碳性能及单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7-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XRD分析 | 第37-40页 |
·抗积碳性能评估 | 第40-42页 |
·形貌分析 | 第42-44页 |
·单电池性能测试 | 第44-47页 |
·热分解时间对Ni_(0.75)Fe_(0.25)功能层的相结构和抗积碳性能的影响 | 第47-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XRD分析 | 第47-49页 |
·抗积碳性能评估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螯合剂对Ni_(0.75)Fe_(0.25)功能层的相结构、抗积碳性能及单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2-65页 |
·引言 | 第52页 |
·不同螯合剂对Ni_(0.75)Fe_(0.25)功能层的相结构、抗积碳性能及单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2-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8页 |
·XRD分析 | 第52-54页 |
·抗积碳性能评估 | 第54-55页 |
·形貌分析 | 第55-56页 |
·单电池性能测试 | 第56-58页 |
·CA含量对Ni_(0.75)Fe_(0.25)功能层的相结构、抗积碳性能及单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58-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XRD分析 | 第58-60页 |
·抗积碳性能评估 | 第60-61页 |
·形貌分析 | 第61-62页 |
·单电池性能测试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Co的掺杂对Ni_(0.75)Fe_(0.25)功能层的相结构和抗积碳性能的影响 | 第65-69页 |
·引言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8页 |
·XRD分析 | 第65-67页 |
·抗积碳性能评估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个人简历 | 第76-77页 |
在读期间已经录用的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