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赋权模糊综合的黄河干流水源地水质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6页 |
1. 绪论 | 第16-27页 |
·概述 | 第16-17页 |
·国内外水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单因子评价法 | 第17-19页 |
·综合指数评价法 | 第19-21页 |
·其他水质评价方法 | 第21-24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4页 |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创新点 | 第25-27页 |
2. 黄河流域环境概况 | 第27-31页 |
·黄河自然社会状况 | 第27-29页 |
·地理位置 | 第27页 |
·地形地貌 | 第27-28页 |
·气候特点 | 第28页 |
·流域水系 | 第28页 |
·自然资源 | 第28-29页 |
·黄河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 第29页 |
·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 | 第29-31页 |
·水资源总量 | 第29页 |
·饮用水源地城市概况 | 第29-31页 |
3. 黄河干流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体系 | 第31-34页 |
·黄河干流水质现状评价断面和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1-32页 |
·评价断面的选取 | 第31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1-32页 |
·评价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第32-34页 |
4. 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34-40页 |
·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概述 | 第34页 |
·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34-36页 |
·组合赋权确定权重 | 第36-40页 |
·熵权法确定权重 | 第36-37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37-38页 |
·组合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 第38-39页 |
·离差平方和的组合赋权方法 | 第39-40页 |
5.黄河干流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 | 第40-60页 |
·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实现 | 第40-59页 |
·确定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 第40页 |
·建立评价集 | 第40页 |
·确定模糊关系矩阵 | 第40-52页 |
·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权重 | 第52-55页 |
·利用加权平均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 第55-57页 |
·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进行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黄河干流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第60-99页 |
·黄河干流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比较 | 第60-67页 |
·黄河干流饮用水源地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67-97页 |
·甘肃省兰州市新城桥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67-69页 |
·甘肃省白银市水川吊桥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69-71页 |
·宁夏区石嘴山市石嘴山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71-73页 |
·内蒙古区包头市昭君坟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73-75页 |
·内蒙古区包头市画匠营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75-77页 |
·内蒙古区包头市镫口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77-79页 |
·内蒙古区准格尔旗头道拐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79-81页 |
·山西省偏关县万家寨库区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81-83页 |
·河南省三门峡市三门峡公路桥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83-85页 |
·河南省郑州市花园口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85-87页 |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大桥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87-89页 |
·山东省东明县高村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89-91页 |
·山东省济南市泺口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91-93页 |
·山东省滨州市滨州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93-95页 |
·山东省利津县利津断面水质趋势变化分析 | 第95-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7 结论 | 第99-10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