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相关理论 | 第19-23页 |
·昂普(RMP)分析理论 | 第19-21页 |
·旅游区位理论 | 第21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2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3页 |
·科普旅游概述 | 第23-27页 |
·科普旅游内涵 | 第23-24页 |
·科普旅游的历史沿革 | 第24页 |
·科普旅游的类型及其特点 | 第24-26页 |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 | 第26-27页 |
3 黑龙江省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开发的昂谱(RMP)分析 | 第27-41页 |
·资源分析(R性分析) | 第27-34页 |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 第27-32页 |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 第32-34页 |
·市场分析(M性分析) | 第34-37页 |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 第34页 |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 | 第34-36页 |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市场细分及定位 | 第36-37页 |
·产品分析(P性分析) | 第37-41页 |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产品类型 | 第37-38页 |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产品开发重点 | 第38-39页 |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产品开发SWOT分析 | 第39-41页 |
4 黑龙江省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的开发原则和模式 | 第41-47页 |
·黑龙江省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的开发原则 | 第41-42页 |
·创新性原则 | 第41页 |
·效益性原则 | 第41-42页 |
·特色化原则 | 第42页 |
·黑龙江省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的开发模式 | 第42-47页 |
·“旅游企业+科技场馆”模式 | 第42-43页 |
·“政府+科普旅游协会+科技场馆+旅游企业”模式 | 第43-44页 |
·“科技场馆+旅游服务部”模式 | 第44-45页 |
·“政府+教育机构+科技场馆+旅游企业”模式 | 第45-47页 |
5 黑龙江省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的开发对策 | 第47-54页 |
·政府层面 | 第47-49页 |
·强化主导职能,引导相关部门合作 | 第47页 |
·加强宣传力度,培育新型市场需求 | 第47-48页 |
·给予资金扶持,完善公共设施建设 | 第48页 |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第48-49页 |
·企业层面 | 第49-51页 |
·整合科技场馆资源,合理开发规划 | 第49-50页 |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生产特色产品 | 第50页 |
·挖掘产品文化内涵,注重品牌营销 | 第50-51页 |
·非政府组织层面 | 第51-54页 |
·制定行业章程,规范行业管理 | 第51-52页 |
·开展学术研究,坚持理论创新 | 第52页 |
·注重人才建设,建立考核制度 | 第52-54页 |
6 实证研究——黑龙江省科技馆科普旅游开发研究 | 第54-58页 |
·黑龙江省科技馆概况 | 第54页 |
·黑龙江省科技馆科普旅游开发总体情况分析 | 第54-56页 |
·黑龙江省科技馆科普旅游开发的优势 | 第54-55页 |
·黑龙江省科技馆科普旅游开发的市场特征 | 第55页 |
·黑龙江省科技馆科普旅游开发的产品形式 | 第55页 |
·黑龙江省科技馆科普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55-56页 |
·黑龙江省科技馆科普旅游开发的趋势 | 第56-58页 |
7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