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问题的法律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3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0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五、 研究创新第12页
 六、 研究重点与难点第12-13页
第一章 商品过度包装概述第13-20页
 一、 商品过度包装的概念、分类及表现形式第13-14页
  (一) 商品过度包装的概念第13-14页
  (二) 商品过度包装的分类及表现形式第14页
 二、 商品过度包装的成因第14-17页
  (一)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14-15页
  (二) 生态伦理失范第15-16页
  (三) 生产技术制约包装制品性能第16页
  (四) 电子商务扩大了包装领域第16-17页
  (五) 社会整体缺乏责任感第17页
 三、 商品过度包装危害第17-20页
  (一) 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第17-18页
  (二) 环境污染加剧第18页
  (三) 社会运营成本上升第18-19页
  (四) 阻碍生态文明以及美丽中国建设第19-20页
第二章 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制度第20-23页
 一、 政策措施和立法现状第20-22页
  (一)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相关政策措施第20页
  (二)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立法现状第20-22页
 二、 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不足第22-23页
  (一) 缺乏明晰的立法指导思想和相关理念第22页
  (二) 缺少专门的专项法第22-23页
第三章 国外关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制度略考第23-28页
 一、 国外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法律制度的现状第23-24页
  (一) 日本第23-24页
  (二) 德国第24页
 二、 国外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具体制度第24-26页
  (一) 标准控制制度第24-25页
  (二) 生产者责任制度第25页
  (三) 抵押金制度第25页
  (四) 侵权救济制度第25-26页
  (五) 绿色采购制度第26页
 三、 国外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法律制度的评析第26-28页
第四章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第28-33页
 一、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8-30页
  (一) 循环经济理论第28页
  (二) 环境伦理理论第28-29页
  (三) 生产者延伸责任理论第29-30页
 二、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现实依据第30-33页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客观需求第30页
  (二)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第30-31页
  (三) 国内外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成功经验可借鉴第31-33页
第五章 我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制度之完善第33-43页
 一、 完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法律体系第33-41页
  (一) 确立循环经济为立法指导思想第33-34页
  (二) 完善环境保护法第34页
  (三) 制定包装法第34-41页
 二、 借助经济及行政手段作为辅助第41-42页
  (一) 完善环境资源税制度第41页
  (二) 建立许可证制度第41-42页
  (三)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第42页
 三、 政府倡导生态伦理观,引导企业、消费者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体性环境侵权救济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协同立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