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分子结的电导 | 第9-19页 |
·分子结的性质与用途 | 第9-10页 |
·分子结电导的影响因素 | 第10-14页 |
·分子结的构筑及测量方法 | 第14-19页 |
·分子结的电子传输机理 | 第19页 |
·分子结电导的电化学调控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1-31页 |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电极和电解池 | 第22-24页 |
·电极的制备和处理 | 第22页 |
·用于电化学工作站上的电极的制备 | 第22页 |
·电极的处理 | 第22-23页 |
·电解池 | 第23-24页 |
·仪器和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电化学实验 | 第24页 |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 第24-26页 |
·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ECSTM) | 第26-27页 |
·针尖的制备和绝缘包封 | 第27-31页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可靠性验证 | 第31-35页 |
·Au电极的可靠性验证 | 第31-32页 |
·空气下用STM-BJ法测量Au-1,8-辛二硫醇-Au的分子结电导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二茂铁中心对分子线电子输运增强效应的研究 | 第35-45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组装 | 第36页 |
·表征 | 第36页 |
·Fc-1的循环伏安特性和电导测量 | 第36-39页 |
·非共轭的骨架上取代基的影响 | 第39页 |
·分子长度对分子电导的影响 | 第39-40页 |
·嵌入二茂铁对分子电导的增强效应 | 第40-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Pt和Ru中心对分子线电导的影响 | 第45-55页 |
·引言 | 第45-47页 |
·实验条件 | 第47-48页 |
·含Ru活性中心分子以及相对应不含Ru的分子的电化学测试和电导测量 | 第48-50页 |
·含Ru活性中心分子的电化学测量和电导测量 | 第48-49页 |
·不含Ru中心的分子的电化学测量和电导测量 | 第49-50页 |
·含Pt活性中心分子和其结构相对应不含Pt的分子的电化学测试 | 第50-52页 |
·含Pt活性中心分子和相对应不含Pt的分子的电导测量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六章 含Ru中心分子结电导的电化学调控 | 第55-61页 |
·引言 | 第55-57页 |
·含Ru中心的分子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 | 第57页 |
·含Ru中心的分子结电导测量和电化学调控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