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不对称合成新型的吲哚螺-2,3-二氢呋喃衍生物的研究 | 第7-28页 |
·绪论 | 第7-8页 |
·靛红骨架参与构建吲哚螺杂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8-15页 |
·吲哚螺N-杂衍生物 | 第8-11页 |
·吲哚螺吡咯衍生物 | 第8-9页 |
·吲哚螺咪唑衍生物 | 第9页 |
·吲哚螺吡啶衍生物 | 第9-10页 |
·其他吲哚螺N-杂衍生物 | 第10-11页 |
·吲哚螺O-杂衍生物 | 第11-13页 |
·吲哚螺呋喃衍生物 | 第11-12页 |
·吲哚螺吡喃衍生物 | 第12页 |
·其他的吲哚螺O-杂衍生物 | 第12-13页 |
·含其他杂原子的衍生物 | 第13-15页 |
·吲哚螺N,S-杂衍生物 | 第13-14页 |
·吲哚螺N,O-杂衍生物 | 第14页 |
·吲哚螺O,S-杂衍生物 | 第14-15页 |
·不对称合成新型的吲哚螺-2,3-二氢呋喃衍生物的研究 | 第15-27页 |
·课题设计 | 第1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5-21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15-19页 |
·反应底物的扩展研究 | 第19-20页 |
·机理分析 | 第20-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7页 |
·仪器药品说明 | 第21页 |
·吲哚螺-2,3-二氢呋喃衍生物的一般合成过程 | 第2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手性联萘二苯膦-铱体系催化烯酰胺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第28-40页 |
·绪论 | 第28-29页 |
·铱催化氢转移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碳碳不饱和键的还原 | 第29-30页 |
·碳氧不饱和键的还原 | 第30-31页 |
·碳氮不饱和键的还原 | 第31-32页 |
·其他不饱和键的还原 | 第32-33页 |
·手性联萘二苯膦-铱体系催化烯酰胺的不对称氢转移氢化研究 | 第33-39页 |
·课题设计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3-36页 |
·反应底物的扩展研究 | 第36-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仪器药品说明 | 第37页 |
·烯酰胺的不对称氢转移氢化反应的一般过程 | 第37-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总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9页 |
附录1 部分化合物NMR Spectra | 第49-56页 |
附录2 部分化合物HPLC Spectra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