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2-取代-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锌—稀土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第11-12页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的特点第11-12页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的发光机理第12页
   ·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第12-17页
     ·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机理第12-13页
     ·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分类第13-17页
   ·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发光性能第17-18页
   ·8-羟基喹啉及配合物的现状研究与发展第18-22页
   ·选题依据第22-24页
第二章 配体的合成第24-35页
   ·2-[2-(4-苯甲酸甲醋)乙婦基]-8-轻基喹啉和2-[2-(4-苯甲酸)乙稀基]-8-经基喹啉的合成第24-26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24页
     ·实验仪器第24-25页
     ·配体的制备第25-26页
       ·2-[2-(4-苯甲酸甲酯)乙烯基]-8-羟基喹啉(HQ_1)合成第25-26页
       ·2-[2-(4-苯甲酸)乙烯基]-8-羟基喹啉(H_2Q_2)的合成第26页
   ·2-[2-(4-苯甲酸甲醋)乙稀基]-8-经基喹啉和2-[2-(4-苯甲酸)乙稀基]-8-经基睦琳的表征第26-28页
     ·元素分析第26页
     ·红外光谱(IR)第26-28页
   ·晶体结构测定及解析第28-35页
     ·晶体结构测定第28-31页
     ·晶体结构解析第31-35页
       ·2-[2-(4-苯甲酸甲酯)乙烯基]-8-羟基喹啉(HQ_1)第31-33页
       ·2-[2-(4-苯甲酸)乙烯基]-8-羟基喹啉(H_2Q_2)第33-35页
第三章 2-[2-(4?苯甲酸甲醋)乙稀基]-8-经基喹啉和2-[2-(4-苯甲酸)乙稀基]-8-轻基喹琳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第35-52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35-36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36-37页
     ·配合物[Ln(N03MQi)2](Ln=Sm(l), Eu(2), Gd(3), Tb(4), Dy(5),Nd(6), Tm(7), Yb(8))的合成第36页
     ·配合物[ZnLnN03(Q2)2].2H20(Ln=Sm(9), Eu(lO), Gd(ll),Tb(12),Dy(13))的合成第36-37页
   ·配合物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第37-39页
     ·EDTA的标定第37页
       ·0.02 mol/L EDTA溶液的配制第37页
       ·EDTA浓度标定(直接称量法)第37页
     ·锌含量的测定第37-38页
     ·锌和稀土金属总含量的测定第38-39页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9-45页
     ·配合物[Ln(NO_3)_3(Q_1)_2](Ln=Sm(1),Eu(2),Gd(3),Tb(4),Dy(5),Nd(6),Tm(7),Yb(8))第39-42页
     ·配合物[ZnLnNO_3(Q_2)_2]·2H_20(Ln=Sm(9),Eu(10),Gd(11),Tb(12),Dy(13))第42-45页
   ·配合物的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分析第45-46页
   ·热重分析第46-51页
     ·配合物[Ln(NO_3)_3(Q_1)_2](Ln=Sm(1),Eu(2),Gd(3),Tb(4),Dy(5),Nd(6),Tm(7),Yb(8))的热重分析第46-48页
     ·配合物[ZnLnNO_3(Q_2)_2]·2H_20(Ln=Sm(9),Eu(10),Gd(11),Tb(12),Dy(13))的热重分析第48-51页
   ·配合物的结构第51-52页
第四章 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第52-64页
   ·固态荧光性质第52-58页
   ·近红外荧光第58-59页
   ·荧光寿命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页
   ·不足之处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附录 配体的核磁共振光谱图第74-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香三羧酸、酒石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新型吲哚螺-2,3-二氢呋喃衍生物的合成及烯酰胺的不对称氢转移氢化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