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固化的成因研究--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1页 |
| 表格目录 | 第11-12页 |
| 图形目录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35页 |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 第二节 新-新贸易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5-29页 |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30-33页 |
| 第五节 创新和研究不足 | 第33-35页 |
| 第二章 中国出口贸易的固化特征 | 第35-49页 |
| 第一节 稳定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第35-37页 |
| 第二节 出口贸易的产品固化和国别固化 | 第37-42页 |
| 第三节 出口贸易的方式固化 | 第42-43页 |
| 第四节 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 | 第43-47页 |
| 第五节 本章主要结论 | 第47-49页 |
| 第三章 结构转型与出口固化的理论模型 | 第49-87页 |
| 第一节 结构转型的单要素模型基本分析框架 | 第49-53页 |
| 第二节 企业出口决定和潜在生产者的市场进入 | 第53-58页 |
| 第三节 长期稳态均衡与贸易开放的影响 | 第58-65页 |
| 第四节 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检验:自我选择效应 | 第65-85页 |
| 第五节 本章主要结论 | 第85-87页 |
| 第四章 产品固化与国别固化的成因 | 第87-108页 |
| 第一节 转型国家的二元边际:引力模型的再修改 | 第87-93页 |
| 第二节 细分行业贸易数据的实证检验 | 第93-101页 |
| 第三节 “反设事实法”的结构转型变量再检验 | 第101-106页 |
| 第四节 本章主要结论 | 第106-108页 |
| 第五章 加工贸易固化的成因 | 第108-150页 |
| 第一节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的理论模型拓展 | 第108-115页 |
| 第二节 生产率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影响效应 | 第115-125页 |
| 第三节 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出口学习效应差异 | 第125-131页 |
| 第四节 加工贸易固化的微观证据:劳动力成本优势 | 第131-148页 |
| 第五节 本章主要结论 | 第148-150页 |
| 第六章 比较优势固化的检验 | 第150-177页 |
| 第一节 两要素偏向性技术变迁的理论模型拓展 | 第150-163页 |
| 第二节 比较优势产品出口的行业数据检验 | 第163-172页 |
| 第三节 比较优势产品的企业数据再检验 | 第172-175页 |
| 第四节 本章主要结论 | 第175-177页 |
| 第七章 结论、政策含义与研究展望 | 第177-187页 |
| 第一节 结论 | 第177-183页 |
| 第二节 政策含义 | 第183-185页 |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第185-1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7-195页 |
| 攻读傅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 第195-196页 |
| 致谢 | 第196-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