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招标阶段业主的投资控制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招标投标的产生、发展及本质 | 第10-11页 |
| ·招投标阶段投资控制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本文的内容体系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施工招标阶段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概述 | 第19-25页 |
| ·建设项目投资构成 | 第19页 |
|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概念 | 第19-20页 |
|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原理 | 第20-22页 |
|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目标 | 第20-21页 |
| ·建设工程全过程投资控制 | 第21页 |
| ·主动控制 | 第21页 |
| ·技术与经济结合 | 第21-22页 |
|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措施 | 第22-23页 |
| ·可行性研究 | 第22页 |
| ·限额设计 | 第22页 |
| ·价值工程 | 第22-23页 |
| ·全寿命周期成本 | 第23页 |
| ·招标投标 | 第23页 |
| ·建设项目施工招标阶段投资控制方法 | 第23-24页 |
| ·优选招标方式 | 第23页 |
| ·合理运用BQ计价模式进行全过程投资控制 | 第23页 |
| ·防范投标人的违规行为 | 第23-24页 |
| ·改良评标办法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业主招标方式的选取分析 | 第25-29页 |
| ·招标方式 | 第25-26页 |
| ·公开招标 | 第25页 |
| ·邀请招标 | 第25-26页 |
| ·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比较 | 第26页 |
| ·招标方式选择中的博弈分析 | 第26-28页 |
| ·局中人 | 第26-27页 |
| ·支付函数 | 第27页 |
| ·招标策略 | 第27页 |
| ·建立模型及均衡分析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BQ计价模式对业主投资控制的影响研究 | 第29-35页 |
| ·BQ计价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 第29-30页 |
| ·项目设置 | 第29页 |
| ·工程量计算 | 第29页 |
| ·标准格式 | 第29-30页 |
| ·BQ计价模式对业主投资控制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 第31-34页 |
| ·控制措施 | 第32-33页 |
| ·具体问题解决措施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五章 施工招标阶段承包商违规行为分析 | 第35-43页 |
| ·承包商违规行为对业主投资控制的影响 | 第35页 |
| ·施工招投标中的违规现象 | 第35-38页 |
| ·串标与围标 | 第35-37页 |
| ·挂靠 | 第37-38页 |
| ·串标的博弈分析 | 第38-40页 |
| ·监管不利时的博弈纳什均衡 | 第38-39页 |
| ·引入监管体系 | 第39页 |
| ·模型应用 | 第39-40页 |
| ·对违规行为的防范与杜绝 | 第40-42页 |
| ·对围标、串标行为的防范与杜绝 | 第40-42页 |
| ·对挂靠行为的防范与杜绝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六章 建设工程评标办法研究 | 第43-52页 |
| ·现有评标办法研究 | 第43-48页 |
|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和综合评估法比较 | 第43-44页 |
| ·改良后的几种评标办法 | 第44-48页 |
| ·评标办法探讨 | 第48-51页 |
| ·几何优化评审抽取法 | 第48-49页 |
| ·几何优化评审抽取法与合理定价评审抽取法的比较 | 第49页 |
| ·几何优化评审抽取法与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比较 | 第49-51页 |
| ·几何优化评审抽取法的优缺点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七章 实证分析 | 第52-68页 |
| ·实证分析 | 第52-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8-70页 |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8页 |
| ·未来展望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