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明知”问题的提出: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引发争议 | 第11-13页 |
| 2. “明知”之辩:奸淫幼女型犯罪是否以“明知”为条件 | 第13-21页 |
| ·国外刑法三种主要做法 | 第13-14页 |
| ·国内学者三种不同观点 | 第14-17页 |
| ·对三种观点的评析 | 第17-21页 |
| 3. “明知”之观点:我国刑法的合理选择 | 第21-26页 |
| ·确实不明知:客观归罪在我国缺乏生存空间 | 第21-23页 |
| ·明知:由故意的认识内容可推知 | 第23-24页 |
| ·“明知”观点现实意义:公共政策与公正相协调 | 第24-26页 |
| 4. “明知”之实践路径:解决认证难的问题 | 第26-33页 |
| ·适用事实推定方法 | 第26-27页 |
| ·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 第27-28页 |
| ·事实推定与举证责任倒置的选择 | 第28-29页 |
| ·几类特殊的个案剖析 | 第29-33页 |
| ·少男幼女性发生行为的案件 | 第30页 |
| ·恋爱中与幼女发生性行为的案件 | 第30-31页 |
| ·与染有淫乱习性幼女发生性行为的案件 | 第31-32页 |
| ·与生活作风不良幼女发生性行为的案件 | 第32-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 后记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