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研究--以四川省A市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第10-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观点 | 第17-18页 |
2. 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概述 | 第18-29页 |
·工程招投标监督的法律体系 | 第18-21页 |
·我国实施的立法制度 | 第18-19页 |
·我国现有招投标监督法律体系构成 | 第19-21页 |
·工程招投标的监督机构设置 | 第21-25页 |
·国外招投标监督机构设置 | 第21-22页 |
·我国招投标监督机构设置 | 第22-25页 |
·工程招投标的社会监督机制 | 第25-29页 |
·社会监督的概念 | 第25-26页 |
·我国招投标社会监督现状 | 第26-29页 |
3. 我国工程招投标监督体系问题与探讨 | 第29-37页 |
·我国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的问题 | 第29-33页 |
·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 第29-30页 |
·部门之间缺乏监督与制衡 | 第30-32页 |
·评标专家和定标过程缺乏约束 | 第32-33页 |
·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37页 |
·部门自身利益阻碍招投标法规建设 | 第33-34页 |
·招投标监督单位利益相互博弈 | 第34-35页 |
·处罚招标投标违规现象的力度不足 | 第35-37页 |
4. 国外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的经验借鉴 | 第37-41页 |
·美国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 | 第37-38页 |
·德国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 | 第38-39页 |
·日本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 | 第39-41页 |
5 完善我国工程招投标监督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1-48页 |
·进一步健全招投标法律法规体系 | 第41-43页 |
·巩固《招投标法》的基本法地位 | 第41页 |
·加强各个领域法律文件衔接 | 第41-42页 |
·加快信用体系法制建设 | 第42-43页 |
·建立统一的工程招投标监管机制 | 第43-45页 |
·统一对招投标工作进行监督的部门 | 第43-44页 |
·完善招投标活动过程监督 | 第44页 |
·建立统一的招投标交易市场 | 第44-45页 |
·建立招投标信用体系,严格市场准入 | 第45-46页 |
·拓展监督途径,实施全方位监督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