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太湖溶解态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态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湖泊富营养化概述第13-16页
     ·湖泊富营养化的进程第13-14页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现状第14-15页
     ·浅水湖泊特点第15-16页
   ·湖泊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16-22页
     ·湖泊中磷的循环第16-18页
     ·湖泊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第18-20页
     ·不同形态磷的生物有效性及其迁移转化第20-22页
   ·论文立题依据及意义第22-23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太湖水体各形态磷的分布特征第24-41页
   ·引言第24页
   ·材料与方法第24-29页
     ·采样点概况第24-25页
     ·仪器和试剂第25-27页
     ·样品采集和预处理第27-28页
     ·水体中各形态磷的分析方法第28页
     ·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析测定方法第28-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9页
     ·太湖主要水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第29-30页
     ·太湖水体磷的时空分布特征第30-37页
     ·太湖沉积物间隙水中磷的时空分布第37-38页
     ·太湖水体中各形态磷与叶绿素a的相关性分析第38-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水体中易忽视的磷形态测定方法初探第41-50页
   ·引言第41-42页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材料及预处理第42页
     ·分析方法第42-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9页
     ·ICP-AES法测定低价态磷酸盐的标准曲线第43-44页
     ·低价磷酸盐测定方法的比较第44页
     ·ICP-AES法测定水样的加标回收率第44-45页
     ·不同测定方法测定溶解态磷的比较第45-46页
     ·ICP-AES测定水样经不同孔径滤膜过滤的溶解态磷第46-47页
     ·太湖水体中溶解有机磷(DOP)的估算第47-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结论及展望第50-52页
   ·结论第50-51页
   ·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研究
下一篇:HRP/LiP催化去除水中壬基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