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中国地区沙尘气溶胶的间接气候效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进展第11-12页
     ·沙尘的物理化学特性第11-12页
     ·沙尘的气候效应第12页
   ·本文工作第12-14页
 参考文献第14-16页
第二章 模式与方法第16-44页
   ·区域气候化学模式系统第16-17页
   ·沙尘气溶胶的起沙模型第17-26页
   ·沙尘气溶胶的间接效应第26-36页
     ·第一间接效应第26-28页
     ·第二间接效应第28-30页
     ·巨核效应第30-32页
     ·冰核效应第32-36页
   ·数值试验方案设计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4页
第三章 一次沙尘暴过程的模拟与分析第44-72页
   ·2010年3月21日沙尘暴过程的分析第44-54页
   ·四种起沙模型在沙尘个例中的比较第54-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2页
第四章 沙尘气溶胶对暖云的影响及气候效应第72-105页
   ·沙尘气溶胶的空间分布第72-74页
   ·沙尘气溶胶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第74-78页
     ·沙尘气溶胶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第74-76页
     ·沙尘气溶胶的第一间接气候效应第76-78页
   ·沙尘气溶胶的第二间接辐射强迫及气候效应第78-86页
   ·沙尘气溶胶的总的间接气候效应第86-93页
   ·沙尘气溶胶作为巨核的间接气候效应第93-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第五章 沙尘气溶胶对冷云的影响及气候效应第105-112页
   ·沙尘气溶胶对冷云参数的影响第105-108页
   ·沙尘气溶胶影响冷云产生的气候效应第108-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2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112-116页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第112-114页
     ·区域气候化学模式改进第112页
     ·沙尘气溶胶的浓度、柱含量的时空分布第112页
     ·沙尘气溶胶对暖云的影响第112-113页
     ·沙尘气溶胶对冷云的影响第113-114页
   ·创新点第114页
   ·展望第114-116页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14-115页
     ·未来的工作第115-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及数字化动态应急预案
下一篇:太湖溶解态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