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5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22页 |
·新城区与城乡统筹理论 | 第11-1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4-20页 |
·对体育场馆的研究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路线 | 第23页 |
·研究主要创新 | 第23-25页 |
·视角创新 | 第23-24页 |
·内容创新 | 第24-25页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5-41页 |
·大连市体育新城的区域概况 | 第25-27页 |
·大连市体育新城及其所在的甘井子区的区域概况 | 第25-26页 |
·大连市体育新城的构成及各功能区概况 | 第26-27页 |
·大连市体育新城核心区——大连市体育中心的区域概况 | 第27-39页 |
·自然环境概况与建设项目概况 | 第27-30页 |
·大连市体育中心工程设计与设计方案 | 第30-39页 |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9-41页 |
·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处理说明 | 第40-41页 |
3 基于十年基础数据的体育新城可持续发展建模分析 | 第41-47页 |
·指标体系研究 | 第41-44页 |
·指标构建原则 | 第41页 |
·指标体系框架 | 第41-43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43-44页 |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4页 |
·数据来源 | 第44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4-47页 |
4 基于生态足迹的大连市体育新城核心区全生命周期生态足迹计算 | 第47-85页 |
·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应用和改进 | 第47-51页 |
·生态足迹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 第47页 |
·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及其优缺点 | 第47-51页 |
·大连市体育中心全生命周期生态足迹计算与可持续性评价 | 第51-63页 |
·体育场馆全生命周期生态足迹计算理论 | 第51-55页 |
·大连市体育中心全生命周期生态足迹计算 | 第55-63页 |
·大连市体育中心运营期游客生态足迹分析 | 第63-85页 |
·大连市体育中心运营期生态足迹计算基础 | 第63-66页 |
·大连市体育中心运营期生态足迹计算 | 第66-83页 |
·大连市体育中心运营期生态足迹汇总 | 第83-85页 |
5 基于 SWOT 分析的体育新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第85-116页 |
·大连市体育新城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85-105页 |
·优势——Strength | 第85-87页 |
·劣势——Weakness | 第87-102页 |
·机会——Opportunity | 第102-105页 |
·威胁——Threat | 第105页 |
·大连市体育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第105-116页 |
·新城建设要充分体现绿色环保理念,降低本地生态压力 | 第105-108页 |
·体育新城运营规划合理,节能减排 | 第108-110页 |
·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打造体育新城名片 | 第110-112页 |
·积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 第112-113页 |
·构建成长型人地系统 | 第113-116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116-11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第116-117页 |
·体育新城的开发建设对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第116页 |
·配套开发土地与自身运营收益模式是新城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形式 | 第116-117页 |
·体育中心的现实运营趋于可持续发展 | 第117页 |
·体育新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117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7页 |
·以新城区建设的视角来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117页 |
·对体育新城这一新城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区域 | 第117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17-119页 |
·部分数据在时效性方面仍需完善 | 第117页 |
·对文中涉及到的各个理论之间的联系应做更深层次的梳理 | 第117-118页 |
·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仍不完备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