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基于FMC6416的时延估计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时延估计算法研究现状第10页
     ·DSP 和 FPGA 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0-11页
     ·数据采集处理硬件系统发展现状第11-1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
   ·论文结构第12-13页
第2章 时延估计技术第13-23页
   ·信号模型第13页
   ·几种常用的时延估计方法第13-19页
     ·基本互相关时延估计法第13-14页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法第14-16页
     ·互功率谱相位时延估计法第16页
     ·自适应最小均方滤波时延估计法第16-18页
     ·高阶统计量时延估计法第18-19页
   ·广义互相关时延估计算法仿真第19-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相关峰插值的二次相关锐化时延估计第23-37页
   ·相关峰精确插值时延估计算法第23-27页
     ·频谱细化第23-25页
     ·相关峰精确插值算法第25-27页
   ·二次相关时延估计算法第27-30页
     ·一次互相关第27页
     ·一次自相关第27-28页
     ·二次互相关第28-29页
     ·快速算法的实现第29-30页
   ·希尔伯特变换的时延算法第30-32页
     ·希尔伯特变换的定义第30页
     ·希尔伯特变换时延估计法第30-31页
     ·相关希尔伯特差值法第31-32页
   ·相关峰插值的二次相关锐化新算法第32-35页
     ·新算法描述第32-33页
     ·仿真验证第33-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基于 FMC6416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实现第37-57页
   ·FMC6416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硬件平台第37-38页
     ·FMC6416 系统硬件平台介绍第37页
     ·FMC6416 板卡资源介绍第37-38页
   ·FMC6416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38-40页
   ·FMC6416 系统中 FPGA 设计部分第40-46页
     ·FPGA 开发环境及流程第40-41页
     ·硬件描述语言第41页
     ·AD 时钟控制模块设计第41-43页
     ·产生 FIFO 缓存模块设计第43-45页
     ·FPGA 的下载配置第45-46页
   ·FMC6416 系统中 DSP 设计部分第46-55页
     ·集成开发环境 CCS 介绍第46-47页
     ·外部存储器接口 EMIF第47-50页
     ·传输控制器 EDMA第50-51页
     ·PDT 传输第51-52页
     ·数据采集功能的设计第52-54页
     ·时延估计算法程序的设计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5章 实验与分析第57-64页
   ·实验装置第57-58页
   ·两路数据同时采集的实验及结果第58-59页
   ·时延估计的实验及分析第59-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作者简介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雷达高度表模拟器
下一篇:无线网络自适应速率和退避指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