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15-17页 |
第1篇 前言 | 第17-19页 |
第2篇 文献综述 | 第19-39页 |
第1章 心肌纤维化 | 第19-26页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 RAAS) | 第19-21页 |
·内皮衍生因子 | 第21-22页 |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 | 第22页 |
·生长因子 | 第22-24页 |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 | 第24-25页 |
·趋化因子(Chemokines) | 第25页 |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OS) | 第25-26页 |
第2章 MAPK 级联信号通路 | 第26-32页 |
·MAPK家族 | 第26-29页 |
·MAPK与心肌肥大、心力衰竭 | 第29-30页 |
·MAPK与缺血再灌注 | 第30-31页 |
·MAPK与纤维化 | 第31-32页 |
第3章 槲皮素的研究概述 | 第32-39页 |
·槲皮素的结构及来源 | 第32页 |
·槲皮素的吸收及代谢 | 第32-33页 |
·槲皮素的药理活性 | 第33-39页 |
第3篇 实验研究 | 第39-103页 |
第1章 槲皮素、芦丁对 ISO 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 第39-64页 |
第1节 材料与方法 | 第40-52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52页 |
第2节 实验结果 | 第52-63页 |
·槲皮素、芦丁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 第52页 |
·槲皮素、芦丁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重指数的影响 | 第52-53页 |
·槲皮素、芦丁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酶的影响 | 第53-54页 |
·槲皮素、芦丁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4页 |
·槲皮素、芦丁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 | 第54-55页 |
·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 | 第55-56页 |
·槲皮素、芦丁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ECM的影响 | 第56-58页 |
·槲皮素、芦丁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中TGF-β_1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8-59页 |
·槲皮素、芦丁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中CTGF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9-61页 |
·槲皮素、芦丁对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大鼠心肌组织中MAPKs磷酸化的影响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2章 槲皮素、芦丁抑制 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 第64-75页 |
第1节 材料与方法 | 第64-71页 |
·实验材料 | 第64-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71页 |
第2节 实验结果 | 第71-74页 |
·槲皮素、芦丁对心肌成纤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 第71页 |
·槲皮素、芦丁对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分泌的影响 | 第71-72页 |
·槲皮素、芦丁对心肌成纤维细胞SOD、MDA的影响 | 第72-73页 |
·槲皮素、芦丁对心肌成纤维细胞TGF-β_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73页 |
·槲皮素、芦丁对心肌成纤维细胞CT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3章 槲皮素抑制 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机制 | 第75-92页 |
第1节 材料与方法 | 第75-84页 |
·实验材料 | 第75-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84页 |
第2节 实验结果 | 第84-91页 |
·ROS介导AngⅡ诱发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 第84-86页 |
·槲皮素抑制AngⅡ诱导的细胞内ROS生成 | 第86-87页 |
·MAPK介导AngⅡ诱发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 第87-89页 |
·槲皮素、NAC抑制MAPK激活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4章 槲皮素抑制 H2O2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 MAPK 激活 | 第92-103页 |
第1节 材料与方法 | 第92-98页 |
·实验材料 | 第92-96页 |
·实验方法 | 第96-98页 |
第2节 实验结果 | 第98-101页 |
·H_2O_2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MAPK信号通路活化 | 第98-99页 |
·槲皮素抑制H_2O_2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ERK激活 | 第99页 |
·槲皮素抑制H_2O_2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p38激活 | 第99-100页 |
·槲皮素抑制H_2O_2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JNK激活 | 第100-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4篇 讨论 | 第103-111页 |
第1章 体内实验研究 | 第103-106页 |
第2章 体外实验研究 | 第106-111页 |
第5篇 结论 | 第111-113页 |
创新点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6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