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机床构型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 ·复杂曲面加工及干涉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 ·复杂曲面加工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复杂曲面干涉问题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0-23页 |
| 第2章 轴对称非球面加工机床运动创成 | 第23-41页 |
| ·轴对称非球面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 ·刀轴铅垂状态下非球面加工运动创成 | 第24-31页 |
| ·刀具表面的数学描述 | 第24-25页 |
| ·加工表面的数学描述 | 第25-26页 |
| ·刀具位姿条件的确定 | 第26-27页 |
| ·设置机床各运动单元的矩阵组合 | 第27-28页 |
| ·功能方案的确定 | 第28-31页 |
| ·刀轴与工件切削点法向重合条件下非球面加工运动创成 | 第31-39页 |
| ·刀具表面的数学描述 | 第32-33页 |
| ·加工表面的数学描述 | 第33-34页 |
| ·刀具位姿条件的确定 | 第34-35页 |
| ·设置机床各运动单元的矩阵组合 | 第35页 |
| ·功能方案的确定 | 第35-38页 |
| ·搭建实验平台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3章 自由曲面加工机床运动创成研究 | 第41-65页 |
| ·自由曲面基本理论 | 第41-42页 |
| ·自由曲面特征提取 | 第42-44页 |
| ·参数提取 | 第43页 |
| ·曲面分域 | 第43-44页 |
| ·八种基本型面加工机床运动创成 | 第44-57页 |
| ·峰面(凹面) | 第44-48页 |
| ·脊面(谷面) | 第48-52页 |
| ·鞍脊(鞍谷) | 第52-57页 |
| ·运动合成 | 第57-60页 |
| ·S_(12)对应的运动构型 | 第58页 |
| ·S_(13)对应的运动构型 | 第58-59页 |
| ·S_(23)对应的运动构型 | 第59页 |
| ·S_(123)对应的运动构型 | 第59-60页 |
| ·自由曲面对应的运动构型 | 第60页 |
| ·自由曲面加工机床构型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 第60-61页 |
| ·自由曲面加工机床构型的优化处理 | 第61-64页 |
| ·单一型面加工机床构型优化处理 | 第61-63页 |
| ·包含多种型面的自由曲面加工机床构型优化处理 | 第63-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4章 面向机床构型的轴对称非球面加工范围研究 | 第65-81页 |
| ·加工轴对称非球面的数学模型 | 第65-70页 |
| ·刀具右倾 | 第65-69页 |
| ·刀具左倾 | 第69-70页 |
| ·轴对称非球面加工参数分析 | 第70-76页 |
| ·刀具位于铅垂方向的位置 | 第70页 |
| ·抛物面最大矢高和最大口径 | 第70-72页 |
| ·刀具摆角范围 | 第72-73页 |
| ·刀杆伸出最小长度 | 第73-76页 |
| ·面向机床构型的轴对称非球面加工范围 | 第76-78页 |
| ·计算方法 | 第77页 |
| ·证明过程 | 第77-78页 |
| ·仿真实验 | 第78-79页 |
| ·仿真实验 1 | 第78-79页 |
| ·仿真实验 2 | 第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第5章 双曲面加工干涉区域分析 | 第81-103页 |
| ·加工双曲面的数学模型 | 第81页 |
| ·加工双曲面的参数分析 | 第81-86页 |
| ·双曲面参数 k_0 | 第81-83页 |
| ·刀具参数 k_1和 k_2 | 第83-86页 |
| ·双曲面不发生干涉的参数准则 | 第86-87页 |
| ·条件 1 | 第86页 |
| ·条件 2 | 第86页 |
| ·参数分析 | 第86-87页 |
| ·双曲面加工范围分析 | 第87-91页 |
| ·刀具右倾 | 第88-91页 |
| ·刀具左倾 | 第91页 |
| ·双曲面加工的最大口径和最大矢高 | 第91-100页 |
| ·刀具干涉仿真实验 | 第100-10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103-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15页 |
| 附录 1 抛物面加工最大口径和最大矢高 | 第115-121页 |
| 附录 2 抛物面加工所需机床刀具摆角 | 第121-124页 |
| 附录 3 双曲面加工最大口径和最大矢高 | 第124-142页 |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2-143页 |
| 致谢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