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动态扫流板框压滤机过滤过程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板框压滤机 | 第10-13页 |
·板框压滤机简介 | 第10页 |
·板框压滤机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板框压滤机的应用 | 第11-13页 |
·板框压滤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结构的发展 | 第13-14页 |
·过滤过程的理论发展 | 第14-15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在过滤模拟中的应用 | 第15-19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及FLUENT简介 | 第15-16页 |
·计算流体动力学对过滤过程模拟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9-21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过滤过程基本理论分析 | 第21-32页 |
·过滤基本理论 | 第21-22页 |
·多相过滤理论 | 第22-23页 |
·滤饼层的流体流动分析 | 第23-25页 |
·过滤初期的动态过滤分析 | 第25-26页 |
·数值模拟基本理论模型 | 第26-31页 |
·湍流模型 | 第26-28页 |
·多相流模型 | 第28-30页 |
·多孔介质模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新型动态扫流板框压滤机实验研究 | 第32-44页 |
·实验目的 | 第32页 |
·实验装置和流程 | 第32-34页 |
·基本物性和结构参数的测定 | 第34-38页 |
·物料物性参数的测定方法 | 第34-36页 |
·过滤介质渗透实验 | 第36-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滤室内流动状态 | 第38-40页 |
·不同进料方式的过滤效果对比 | 第40-41页 |
·不同进料压力的过滤效果对比 | 第41-42页 |
·不同进料浓度的过滤效果对比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数值模拟方案 | 第44-52页 |
·模型建立 | 第44-46页 |
·结构尺寸 | 第44页 |
·模型简化 | 第44页 |
·物性数据 | 第44-45页 |
·几何模型 | 第45-46页 |
·网格划分 | 第46-48页 |
·网格划分方法 | 第46页 |
·流场网格划分及检验 | 第46-48页 |
·边界条件 | 第48-49页 |
·进出口边界条件 | 第48页 |
·多孔介质条件 | 第48页 |
·多相流条件 | 第48-49页 |
·FLUENT的求解方案 | 第49-51页 |
·求解技术 | 第49-50页 |
·离散格式 | 第50-51页 |
·模拟计算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2-64页 |
·数值计算验证 | 第52-53页 |
·速度分布 | 第53-56页 |
·滤室内部的流场与速度场 | 第53-55页 |
·不同截面的速度分布 | 第55-56页 |
·压力分布 | 第56-58页 |
·浓度分布 | 第58-61页 |
·滤室内固相分布 | 第58-60页 |
·滤饼厚度变化 | 第60页 |
·不同截面的浓度 | 第60-61页 |
·湍流流动 | 第61-63页 |
·湍动能 | 第61-62页 |
·湍动能耗散率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 第64-72页 |
·结构和物性参数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 第64-67页 |
·过滤介质孔隙率的影响 | 第64-66页 |
·物料粒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操作参数对过滤效果的影响 | 第67-71页 |
·进料压力的影响 | 第67-69页 |
·进料浓度的影响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