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水文学论文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人工沙棘林水文作用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中英文)第4-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2页
  1.2.1 国外研究简况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3 研究的不足及需要开展的工作第20-22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2-25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22页
 2.2 研究内容第22-23页
 2.3 研究方法第23-25页
第三章 沙棘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第25-28页
 3.1 沙棘的物侯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第25-26页
 3.2 沙棘成林过程及群落学特性第26页
 3.3 沙棘地上生物产量第26-27页
 3.4 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沙棘林的水文作用第28-40页
 4.1 沙棘林截持降水作用第28-30页
  4.1.1 沙棘林冠对降雨的作用第28-29页
  4.1.2 枯枝落叶层的持水特性第29-30页
 4.2 沙棘林地上土壤入渗性能第30-33页
  4.2.1 沙棘林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30-31页
  4.2.2 沙棘林地的土壤入渗性能第31-33页
 4.3 沙棘林蒸腾耗水规律第33-35页
  4.3.1 沙棘林蒸腾强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第33-34页
  4.3.2 沙棘林的蒸腾耗水量第34-35页
 4.4 沙棘林增强土壤抗侵蚀性能第35-38页
  4.4.1 沙棘枯落物增强土壤抗冲的效应第35-36页
  4.4.2 沙棘根系提高土壤抗冲性的作用第36-37页
  4.4.3 沙棘林增强土壤抗蚀性的效应第37-38页
 4.5 小结第38-40页
第五章 沙棘林的水土保持效益第40-45页
 5.1 沙棘及其混交林地产流分析第40-43页
  5.1.1 沙棘人工林地产流分析第40-42页
  5.1.2 沙棘混交林的产流分析第42-43页
 5.2 沙棘及其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效益第43-44页
  5.2.1 沙棘林减少径流中泥沙含量的时间效应第43-44页
  5.2.2 沙棘混交林的水土保持效益第44页
 5.3 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沙棘林地土壤水分效应第45-53页
 6.1 沙棘的根系分布特征第45页
 6.2 沙棘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动态第45-46页
 6.3 不同林龄沙棘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第46-47页
 6.4 坡位对沙棘林地土壤水分的影响第47-48页
 6.5 沙棘及其混交林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第48-49页
 6.6 沙棘林地土壤水分“干层”的探讨第49-52页
  6.6.1 沙棘林对土壤水分环境影响的地带性差异第50页
  6.6.2 沙棘林地土壤干层分析第50-52页
 6.7 小结第52-53页
第七章 不同植被带的生态条件及沙棘林水分利用特征第53-57页
 7.1 不同植被带沙棘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第53-54页
 7.2 不同植被地带沙棘林地水分利用与平衡第54-55页
 7.3 不同植被地带建造沙棘水土保持植被的讨论第55-56页
 7.4 小结第56-57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作者简介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无核品种及其杂种胚败育机理与胚挽救技术研究
下一篇:胡萝卜(Daucus carota L.)茄红素代谢的基因调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