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普通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学论文--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论文

不同海洋生境中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分布特点研究

致谢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一章 综述第16-27页
   ·海洋超微型浮游生物简介第16-18页
     ·聚球藻(Synechococcus)第16-17页
     ·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第17页
     ·微微型和微型光合真核生物(Pico- and Nanoeukaryotes)第17-18页
     ·异养细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第18页
   ·超微型浮游生物的重要性第18-19页
   ·超微型浮游生物分布第19-23页
     ·聚球藻分布第19-20页
     ·原绿球藻分布第20-22页
     ·微微型和微型光合真核生物分布第22页
     ·异养细菌分布第22-23页
   ·影响超微型浮游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第23-25页
     ·温度的影响第23页
     ·光照的影响第23-24页
     ·营养盐的影响第24页
     ·摄食作用的影响第24-25页
     ·病毒感染的影响第25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7-34页
   ·流式细胞仪基本结构第27页
   ·流式细胞仪发展历史第27-28页
   ·流式细胞仪基本设置第28-29页
   ·主要实验步骤第29-34页
     ·微球调机第29-30页
     ·样品准备第30页
     ·流式细胞仪分析模板第30-32页
     ·平行海水样品的流式细胞仪校正第32-34页
第三章 秋冬季节东海不同水团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时空分布第34-60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7页
     ·采样站位和样品采集第35-36页
     ·叶绿素 a 含量测定第36页
     ·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测定第36页
     ·数据分析第36-37页
   ·结果第37-53页
     ·东海水团划分、营养盐和叶绿素 a 分布第37-42页
     ·微微型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第42-43页
     ·微微型浮游生物时空分布第43-47页
     ·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平均水柱积分比较第47-48页
     ·聚球藻亚群的分布第48-50页
     ·环境因子对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影响第50-53页
   ·讨论第53-59页
     ·微微型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与丰度第53-55页
     ·不同水团对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分布的影响第55-57页
     ·聚球藻亚群第57-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地中海马赛湾超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季节变化第60-78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采样地点和样品采集第61-62页
     ·流式细胞仪分析第62页
     ·荧光色素标准化计算第62-63页
     ·荧光显微镜测定第63页
     ·浮游植物分类与计数第63页
     ·统计分析第63-64页
   ·结果第64-72页
     ·环境特征第64-66页
     ·超微型浮游生物类群组成第66-67页
     ·细胞丰度和荧光含量第67-69页
     ·统计分析第69-70页
     ·马赛湾异常现象的发生第70-72页
   ·讨论第72-77页
     ·超微型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第72页
     ·超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和荧光含量的季节变化第72-73页
     ·自由藻丝体的短暂爆发第73-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胶州湾 2007-2010 年微微型浮游生物丰度的季节变化第78-95页
   ·材料与方法第79-81页
     ·研究区域和样品采集第79-80页
     ·流式细胞仪分析第80页
     ·营养盐及叶绿素 a 测定第80页
     ·统计分析第80-81页
   ·结果第81-91页
     ·胶州湾环境背景季节变化第81-86页
     ·胶州湾微微型浮游生物季节变化第86-88页
     ·微微型浮游生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88-91页
   ·讨论第91-94页
   ·小结第94-95页
第六章 马赛湾与胶州湾超微型浮游生物组成和丰度的季节变化比较第95-110页
   ·材料与方法第96-98页
     ·采样站位与样品采集第96页
     ·流式细胞仪分析第96-97页
     ·水文特征测定方法第97页
     ·扫描电镜分析方法第97页
     ·微微型浮游生物细胞荧光标准化方法第97页
     ·统计分析第97-98页
   ·结果第98-107页
     ·环境背景比较第98-101页
     ·超微型浮游生物种类组成比较第101-102页
     ·超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和荧光比较第102-105页
     ·统计分析比较第105-107页
   ·讨论第107-109页
     ·环境条件比较第107页
     ·超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比较第107-108页
     ·超微型浮游生物丰度和荧光比较第108-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第七章 结论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30页
个人简历第130-131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机理及复合杀菌剂的研究
下一篇:缘毛类和盾纤类纤毛虫的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