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2页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生活质量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国际老龄人口生活质量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国内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概述 | 第14页 |
·人口预测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老年人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43页 |
·河北省老年人口特征 | 第17-24页 |
·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老龄化特征明显 | 第17-18页 |
·低龄老年人口比重高、女性居多 | 第18-19页 |
·人口寿命延长,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明显 | 第19-20页 |
·老年人中农业人口比重大、高龄组尤为显著 | 第20-21页 |
·老年人口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女性低于男性 | 第21-22页 |
·老年人口丧偶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 | 第22-23页 |
·各设区市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衡 | 第23-24页 |
·抚养比上升,社会负担加重 | 第24页 |
·河北省老年人口的就业状况及收入来源 | 第24-29页 |
·农业老年人口劳动就业率较高,非农业较低 | 第24-25页 |
·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集中、城乡差别明显 | 第25-29页 |
·河北省老年人口的健康和居住状况 | 第29-37页 |
·老年人口总体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性别差距不明显 | 第29-35页 |
·老年人口居住方式多样化,三代同堂的比重最高 | 第35-36页 |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与居住方式有关 | 第36-37页 |
·河北省老年人口的生活、精神状态分析 | 第37-41页 |
·老年人口日常生活活动多样化,但分布不均 | 第37-38页 |
·户外活动相对较少,看电视、聊天为城乡老年人主重要休闲娱乐活动 | 第38-39页 |
·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场所比较单一 | 第39-40页 |
·过半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空虚感,农村高于城镇 | 第40-41页 |
·河北省老年人口目前生活水平及幸福感的主观评价分析 | 第41-43页 |
·大部分城乡老年人认为目前的生活水平尚可,城镇的宽裕感高于农村 | 第41-42页 |
·城乡老年人的幸福感自我评价总体较高 | 第42-43页 |
3 未来 50 年河北省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及特点 | 第43-54页 |
·模型的简介 | 第43-46页 |
·模型的假设与建立 | 第43-44页 |
·Leslie 矩阵稳定性分析 | 第44-46页 |
·模型的数据 | 第46页 |
·模型的求解——河北省常住老龄人口数及老龄化预测分析 | 第46-54页 |
·河北省未来人口数变化范围预测 | 第46-48页 |
·高、中、低方案预测结果 | 第46-48页 |
·高、中、低方案预测结果分析 | 第48页 |
·按中方案分省、市、镇、乡及年龄结构未来 50 年人口预测分析 | 第48-54页 |
·未来 50 年老龄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 第50页 |
·老龄化加剧、城乡老龄化差距扩大 | 第50-51页 |
·抚养比不断上升,城市尤为显著 | 第51-52页 |
·老龄人口高龄化将日益严重 | 第52-54页 |
4 河北省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聚类分析 | 第54-59页 |
·K-均值聚类分析法简介 | 第54页 |
·实证分析 | 第54-58页 |
·城镇数据 K-均值聚类分析 | 第54-56页 |
·对农村的数据进行 K-均值聚类分析额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5 提高老年人口生活质量、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9-61页 |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 第59页 |
·调整生育政策,应对老龄大潮 | 第59页 |
·建立高效老年人口补助机制 | 第59-60页 |
·加强基础设施,娱乐设施建设 | 第60页 |
·加强医疗保健设施建设 | 第60页 |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 第60-6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