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8页 |
一、 案例简介与争议焦点 | 第8-12页 |
(一) 案情陈述 | 第8-9页 |
1.案例一 河南罗山县食品监管渎职案 | 第8页 |
2.案例二 王二团、杨哲、王利明玩忽职守案 | 第8-9页 |
(二) 案件争议焦点的提出 | 第9-12页 |
1.河南罗山县食品监管渎职案中被告人免除刑罚的原因 | 第9-11页 |
2.食品监管渎职罪和玩忽职守罪的区别 | 第11-12页 |
二、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司法认定 | 第12-19页 |
(一) 本罪主体的司法认定 | 第12-13页 |
1.明确食品监管渎职罪主体范围 | 第12-13页 |
2.正确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第13页 |
(二) 本罪客体的司法认定 | 第13-14页 |
(三) 本罪客观方面的司法认定 | 第14-16页 |
1.本罪客观行为的司法认定 | 第14-15页 |
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司法认定 | 第15-16页 |
3.“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司法认定 | 第16页 |
(四) 本罪主观方面的司法认定 | 第16-19页 |
三、 关于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完善 | 第19-24页 |
(一) 食品监管渎职罪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1.入罪门槛高 | 第19页 |
2.刑罚设置欠缺逻辑严密性 | 第19页 |
3.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难 | 第19-20页 |
4.主体范围不明,法条设计过于简单 | 第20-21页 |
(二) 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完善建议 | 第21-24页 |
1.降低立案标准 | 第21页 |
2.合理设置刑罚,适当引入财产刑、资格刑 | 第21-22页 |
3.引进间接因果关系理论 | 第22页 |
4.调整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明确界定各部门工作职责 | 第22-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致谢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