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世界观形成过程中艺术设计的引导作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1页 |
| ·叙述的逻辑 | 第11-12页 |
| 第2章 现行儿童不良行为问题探究 | 第12-17页 |
| ·儿童不良行为的表现 | 第12-14页 |
| ·不良行为的症结——世界观 | 第14-15页 |
| ·易被综合环境影响的世界观 | 第15-17页 |
| 第3章 儿童世界观的形成 | 第17-23页 |
| ·儿童的心理特点 | 第17-19页 |
| ·儿童认知四大阶段 | 第17-18页 |
| ·同化与顺应 | 第18-19页 |
| ·世界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 ·成熟——机体的成长 | 第19页 |
| ·练习与习得经验 | 第19-20页 |
| ·社会经验 | 第20页 |
| ·以上三因素的协同发展与平衡 | 第20-21页 |
| ·世界观的产生是各因素的交错作用 | 第21-23页 |
| 第4章 儿童的世界观教育 | 第23-35页 |
| ·教育现状 | 第23-28页 |
| ·中国孩子缺什么 | 第23-27页 |
| ·填鸭式教育 | 第27-28页 |
| ·现状的本质——学习代替成长 | 第28-30页 |
| ·更加合理的教育主张 | 第30-35页 |
| ·尊重儿童的天性 | 第30-31页 |
| ·重视儿童的成长环境 | 第31-34页 |
| ·重视成人与儿童的共同成长 | 第34-35页 |
| 第5章 艺术设计辅助儿童教育 | 第35-52页 |
| ·艺术设计的定义 | 第35-36页 |
| ·艺术设计对教育的影响 | 第36-49页 |
| ·艺术设计在尊重儿童天性上的发挥 | 第36-38页 |
| ·艺术设计在成长环境上的发挥 | 第38-41页 |
| ·艺术设计在促进成人与儿童成长上的发挥 | 第41-49页 |
| ·艺术设计影响力的实施 | 第49-52页 |
| ·艺术设计的教育为什么 | 第49页 |
| ·艺术设计教育作用的本质实现 | 第49-52页 |
| 第6章 发挥艺术设计的引导作用 | 第52-55页 |
| ·艺术设计的引导方式 | 第52-54页 |
| ·把握艺术设计的特点 | 第52-53页 |
| ·以玩具为例说明艺术设计引导的思路 | 第53-54页 |
| ·潜移默化地发挥艺术设计的影响力 | 第54-55页 |
| ·艺术设计改变儿童习惯 | 第54页 |
| ·儿童习惯塑造其世界观 | 第54-55页 |
| 第7章 以玩具设计为例——艺术设计引导的实施 | 第55-58页 |
| ·玩具设计的针对性 | 第55-57页 |
| ·婴儿期玩具设计 | 第55-56页 |
| ·幼儿期玩具设计 | 第56页 |
| ·童年期玩具设计 | 第56页 |
| ·青年期玩具设计 | 第56-57页 |
| ·玩具设计的原则 | 第57-58页 |
| ·对儿童的愉悦性 | 第57页 |
| ·基于儿童身体成长的成长性 | 第57页 |
| ·基于产品共性的安全性 | 第57-58页 |
| 第8章 玩具设计的案例表现 | 第58-64页 |
| ·玩具设计的背景介绍 | 第58-59页 |
| ·设计案例 | 第59-60页 |
| ·设计分析 | 第60-64页 |
| ·食的乐趣 | 第62页 |
| ·童话的意义 | 第62-63页 |
| ·养成珍惜粮食的公德习惯 | 第63页 |
| ·更有趣的互动及延展方式 | 第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总结 | 第64页 |
| ·展望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附录 | 第69页 |
| 附录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