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9-16页 |
1. 药物与主要试剂、仪器 | 第9-10页 |
·药物 | 第9页 |
·主要试剂 | 第9-10页 |
·主要仪器 | 第1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0-13页 |
·实验动物 | 第10-11页 |
·HP菌种 | 第11页 |
·造模与分组 | 第11-12页 |
·给药方法及样本处理 | 第12-13页 |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第13-14页 |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 第13页 |
·指标检测 | 第13-14页 |
4. 统计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16-22页 |
1. 小鼠行为和体态变化 | 第16页 |
2. HP检测及其定植情况和各组小鼠胃组织病理改变 | 第16-19页 |
3. 各组小鼠胃黏膜组织TLR2表达结果 | 第19-20页 |
4. 各组小鼠胃黏膜组织NF-KBP65表达结果 | 第20-22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2-30页 |
1. 脾胃湿热型HAG小鼠模型复制成功 | 第22页 |
2. 慢性胃炎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22-23页 |
3. HAG发病机制 | 第23-24页 |
·TLR2在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的作用 | 第23-24页 |
·NF-κB在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中的作用 | 第24页 |
4. 中医对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胃炎的认识 | 第24-27页 |
·HAG的病名认识 | 第24-25页 |
·本病的病因病机 | 第25-26页 |
·中医对于本病的治疗 | 第26-27页 |
5.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 第27-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附录1:综述 | 第35-45页 |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