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学、针灸疗法论文

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大肠经、腑合穴对UC模型大鼠ChAT与nAchRα7的影响

缩略词表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英文摘要第8-11页
引言第11-14页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第14-22页
 1 实验材料第14-15页
   ·实验动物第14页
   ·实验仪器第14-15页
   ·实验试剂第15页
 2 实验方法第15-21页
   ·动物分组第15-16页
   ·造模方法第16页
   ·穴位定位第16页
   ·治疗方法第16-17页
   ·标本取材及处理方法第17页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第17-21页
 3 统计方法第21-22页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1 肉眼观察结肠溃疡及评分结果第22-23页
 2 光镜下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第23-24页
 3 各组大鼠血清TNF-α结果比较第24页
 4 大鼠血清ChAT及结肠组织α7 nAchR结果第24-26页
 5 各组大鼠血清中ChAT与十二指肠组织α7nAchR相关性分析第26-27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27-39页
 1 对于“合治内府”的认识第27-28页
   ·古代医家有关“合治内府”的认识第27页
   ·现代学者对“合治内府”的认识和应用第27-28页
 2 有关大肠经、腑合穴的认识第28-29页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9-30页
 4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观”第30-32页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第30-32页
   ·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第32页
 5 本项目模型选择第32-33页
 6 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的针刺研究现状第33-34页
 7 有关本实验的指标选择与结果分析第34-39页
   ·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第34-35页
   ·血清TNF-α的变化第35-36页
   ·电针对UC大鼠ChAT的影响第36页
   ·电针对UC大鼠α7nAChR的影响第36-37页
   ·ChAT与α7 nAchR相关性分析第37-39页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39-40页
结论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图第45-47页
附录第47-55页
 1 文献综述第47-55页
 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和发表论文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恒河猴运动皮层手区切除后运动皮层手面区可塑性变化及针刺的作用观察
下一篇:灭幽汤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粘膜组织NF-κBp65、TLR2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