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第8-9页 |
二、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 第9-11页 |
第二章 中国市场化转型的有关研究 | 第11-20页 |
一、原发型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 | 第11页 |
二、新古典社会学的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研究 | 第11-12页 |
三、美国社会学者关于中国的市场转型理论 | 第12-14页 |
四、中国社会学者对中国市场化转型中产权关系的研究 | 第14-18页 |
(一)对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社会学视角的产权分析 | 第15-16页 |
(二)地权、水权等社会学分析 | 第16-17页 |
(三)对国有企业产权变革的社会学视角的产权分析 | 第17-18页 |
五、单位组织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新单位制特征 | 第18-20页 |
第三章 中国市场化转型中国有企业中间形态的抚顺铝厂 | 第20-24页 |
一、中国市场化转型中国有企业的三种形态 | 第20-21页 |
二、调查对象简介 | 第21-22页 |
三、调查过程与资料收集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探讨国有企业中间形态的三个维度 | 第24-37页 |
一、产权维度 | 第24-28页 |
(一)改革实践的维度 | 第24-26页 |
(二)制度变革的维度 | 第26-28页 |
二、技术与区位的维度 | 第28-31页 |
(一)铝生产企业的电解铝技术具有一致性的特征 | 第28-30页 |
(二)抚顺铝厂的区位特征 | 第30-31页 |
三、新单位制视角下利益共同体的维度 | 第31-37页 |
(一)高端与中间形态国有企业的福利差别 | 第31-32页 |
(二)抚顺铝厂的政策性破产——父爱主义的挽救 | 第32-33页 |
(三)抚顺铝厂国企员工的单位意识状况 | 第33-34页 |
(四)一企两制的治理术——中铝系和抚钛系 | 第34-35页 |
(五)是依赖市场还是依赖国家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