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三角洲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呼吸通量和甲烷释放通量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3页 |
·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概述 | 第7-8页 |
·全球湿地与中国湿地概况 | 第8-9页 |
·湿地的碳循环与埋藏机制 | 第9-11页 |
·对生态系统呼吸作用的定量及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湿地温室气体释放与模型构建 | 第14-17页 |
·湿地温室气体释放的规律及环境因子的影响 | 第17-21页 |
·变异性 | 第17-18页 |
·土壤条件对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 第18-19页 |
·水分 | 第19-20页 |
·湿地植被类型 | 第20-21页 |
·其他因素 | 第21页 |
·研究区进行过的相关工作 | 第21-22页 |
·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5页 |
·地质背景 | 第23-24页 |
·辽河三角洲的环境问题 | 第24-25页 |
·站点选择 | 第25-27页 |
·实验仪器的选取 | 第27-28页 |
·静态箱 | 第27页 |
·温室气体分析装置 | 第27页 |
·其他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7-28页 |
·通量及环境因子监测方法 | 第28页 |
·环境参数监测方法 | 第28-29页 |
·数据分析处理 | 第29-33页 |
·通量计算过程 | 第29-30页 |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环境因素与分析过程简写对照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3-43页 |
·CO_2通量 | 第33-34页 |
·CH_4通量 | 第34-35页 |
·各站位环境因子 | 第35-4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3-55页 |
·系统呼吸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43-44页 |
·甲烷释放通量的季节变化 | 第44页 |
·静态箱-气相色谱和静态箱-实时监测方法的差异 | 第44-46页 |
·系统呼吸通量的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 第46-51页 |
·翅碱蓬湿地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芦苇湿地通量与环境因子相关性 | 第49-50页 |
·稻田湿地通量的环境因子相关性 | 第50-51页 |
·各站位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51-52页 |
·利用土壤温度记录数据与通量值进行估算 | 第52-53页 |
·辽河三角洲湿地系统通量评估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