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孔庙从祀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选题目的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孔庙与释奠礼、从祀制度的关系 | 第10-14页 |
2 唐朝孔庙从祀制度 | 第14-40页 |
·孔子主祀地位的确立 | 第14-17页 |
·孔庙从祀制度的发展 | 第17-38页 |
·配享:颜回 | 第18-20页 |
·从祀:传经之儒、十哲与曾参、七十二弟子 | 第20-32页 |
·封谥和封爵 | 第32-35页 |
·奉祀位置和坐向 | 第35-36页 |
·奉祀方式和服饰 | 第36-38页 |
·唐代孔庙从祀制度的特点 | 第38-40页 |
3 宋代孔庙从祀制度 | 第40-62页 |
·孔庙从祀制度的完善 | 第41-60页 |
·配享:孟子、王安石、曾子、子思 | 第41-45页 |
·从祀:十哲的升补与增补 | 第45-47页 |
·从祀:明道之儒 | 第47-51页 |
·封谥和封爵 | 第51-56页 |
·奉祀位置和坐向 | 第56-58页 |
·奉祀方式和服饰 | 第58-60页 |
·宋代孔庙从祀制度的特点 | 第60-62页 |
4 唐宋时期孔庙从祀人物选定变化的影响 | 第62-68页 |
·以皇权为代表的政治势力,构建文化权威体系 | 第62-63页 |
·从祀制度的实践与儒学主流思想的脉动 | 第63-65页 |
·对唐宋时期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65-68页 |
5 结语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