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WR的伪随机函数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现有密码系统的安全性限制 | 第7-8页 |
·随机函数算法的安全优势 | 第8-9页 |
·随机函数构造密码算法 | 第9-10页 |
·近现代密码学 | 第10-11页 |
·后量子密码学 | 第11-14页 |
·格的优势 | 第12-13页 |
·基于格的伪随机函数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目前存在的随机函数的构造方法 | 第13-14页 |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预备知识 | 第15-27页 |
·格基础 | 第15-23页 |
·论文中常用符号的说明 | 第15页 |
·格的定义及其性质 | 第15-18页 |
·几个常见的格上困难问题 | 第18-23页 |
·复杂性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算法复杂性 | 第23-24页 |
·可忽略量与不可区分 | 第24页 |
·关于熵的定义 | 第24-25页 |
·伪随机函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带近似学习问题(LWR) | 第27-37页 |
·LWR 问题的定义 | 第27-30页 |
·可重复利用的提取器 | 第30-31页 |
·确定性加密方案 | 第31-32页 |
·基于 LWR 的伪随机函数 | 第32-35页 |
·基于 LWR 合成器的伪随机数函数 | 第32-34页 |
·degree-k 伪随机函数的构造 | 第34-35页 |
·密钥同态的伪随机函数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基于 LWR 伪随机函数的分析 | 第37-45页 |
·LWR 的损耗模式 | 第37-41页 |
·DEGREE-K伪随机函数的新归约 | 第41-42页 |
·密钥同态的伪随机函数的新归约 | 第42-4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