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调查程序中相对人的协助义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写作思路与创新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相对人协助义务概述 | 第11-17页 |
·相对人协助义务的含义 | 第11-14页 |
·用语选择 | 第11-12页 |
·概念梳理 | 第12-14页 |
·相对人协助与行政协助 | 第12-13页 |
·相对人协助与社会协助 | 第13页 |
·相对人协助与行政助手之协助 | 第13-14页 |
·相对人协助与行政委托之协助 | 第14页 |
·相对人协助与公私协力 | 第14页 |
·相对人协助义务的性质 | 第14-15页 |
·相对人协助义务的特征 | 第15-17页 |
·主体特定性 | 第15-16页 |
·内容法定性 | 第16页 |
·相对有限性 | 第16页 |
·权义复合性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对人协助义务的正当化依据 | 第17-23页 |
·相对人协助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公正与效率二者并重的目标模式 | 第17-18页 |
·法律保留与比例原则的必要约束 | 第18-19页 |
·公共利益与基本权利的有进有退 | 第19-20页 |
·参与权利与协助义务的对立统一 | 第20-21页 |
·合理控制与有效维护行政权运作 | 第21页 |
·相对人协助义务的现实需要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对人协助义务述评 | 第23-36页 |
·立法形式 | 第23页 |
·基本类型 | 第23-25页 |
·配合义务 | 第23-24页 |
·不得妨碍 | 第23-24页 |
·不得拖延 | 第24页 |
·作为义务 | 第24-25页 |
·提供真实材料 | 第24页 |
·如实陈述 | 第24页 |
·亲自到场 | 第24-25页 |
·费用负担 | 第25页 |
·诚信义务 | 第25页 |
·宣誓 | 第25页 |
·保证 | 第25页 |
·不得反悔 | 第25页 |
·有效要件 | 第25-29页 |
·调查主体适格 | 第26-27页 |
·法律明文规定 | 第27-28页 |
·调查目的正当 | 第28页 |
·调查时限合理 | 第28-29页 |
·限度及考量因素 | 第29-32页 |
·顺利行使行政职权 | 第29-30页 |
·不得拒绝紧急调查 | 第30-31页 |
·具备协助之行为能力 | 第31页 |
·采取最小损害之手段 | 第31-32页 |
·豁免 | 第32-35页 |
·保守国家、商业、职业秘密 | 第32-33页 |
·不利及于亲属关系 | 第33页 |
·自证己过 | 第33-35页 |
·义务违反的法律效果 | 第35-36页 |
第四章 我国相对人协助义务的规范与约束 | 第36-47页 |
·实现模式选择——一般法+特别法 | 第36-37页 |
·具体问题分析——以城市低保调查为例 | 第37-43页 |
·调查程序的启动 | 第37-39页 |
·义务之规定 | 第37页 |
·义务之限制 | 第37-39页 |
·调查行为的实施 | 第39-42页 |
·义务之规定 | 第39-40页 |
·义务之限制 | 第40-42页 |
·调查结果的处理 | 第42-43页 |
·义务之规定 | 第42页 |
·义务之限制 | 第42-43页 |
·救济途径探析 | 第43-47页 |
·义务之发生——确立有限的令状主义 | 第43-44页 |
·义务之履行——赋予相对人以抵抗权 | 第44-45页 |
·义务之违反——遵循复议与诉讼渠道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