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6页 |
ABSTRACT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8页 |
·研究背景 | 第18-24页 |
·众核时代的到来 | 第19-20页 |
·片上网络的提出 | 第20-22页 |
·众核结构Cache一致性协议 | 第22-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3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 第30-32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32-3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4页 |
·创新点 | 第34-3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36-38页 |
第二章 Cache一致性片上网络 | 第38-58页 |
·片上网络背景知识 | 第38-48页 |
·拓扑结构 | 第38-39页 |
·路由算法 | 第39-42页 |
·流控机制 | 第42-45页 |
·路由器微结构和流水线 | 第45-48页 |
·一致性协议对片上网络设计的影响 | 第48-54页 |
·Cache一致性协议存在的必然性 | 第48-50页 |
·Cache一致性协议通信特性 | 第50-54页 |
·模拟环境和性能测试方法学 | 第54-57页 |
·Booksim模拟器 | 第54-56页 |
·网络性能测试方法 | 第56页 |
·FeS2模拟器及其与Booksim模拟器的整合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面向负载整合工作模式的路由算法 | 第58-82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相关研究 | 第59-61页 |
·研究动机 | 第61-65页 |
·局部自适应算法的局限性 | 第61-62页 |
·应用程序内部的干扰 | 第62页 |
·应用程序之间的干扰 | 第62-65页 |
·面向负载整合的自适应路由算法 | 第65-69页 |
·拥塞信息传播网络 | 第65-67页 |
·DBAR路由器微结构 | 第67-69页 |
·实验评估 | 第69-79页 |
·单区域性能 | 第70-73页 |
·多区域性能 | 第73-77页 |
·Concentrated Mesh性能 | 第77-79页 |
·硬件开销讨论 | 第79-80页 |
·连线资源 | 第79页 |
·路由器开销 | 第79页 |
·功耗和能量延迟积 | 第79-80页 |
·进一步讨论 | 第80-81页 |
·拥塞信息传播网络带宽 | 第80-81页 |
·DBAR的可扩展性 | 第81页 |
·拥塞信息传播延迟 | 第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四章 面向完全自适应路由算法的流控机制 | 第82-104页 |
·引言 | 第82-84页 |
·相关研究 | 第84-85页 |
·死锁避免理论 | 第84-85页 |
·完全自适应路由算法设计 | 第85页 |
·研究动机 | 第85-88页 |
·虚通道分配策略 | 第86-87页 |
·路由灵活性 | 第87-88页 |
·基于全报文发送策略的完全自适应路由算法 | 第88-93页 |
·全报文发送 | 第89-91页 |
·完全自适应路由算法 | 第91-92页 |
·路由器微结构 | 第92-93页 |
·实验评估 | 第93-97页 |
·合成流量模式结果 | 第95-97页 |
·PARSEC测试集结果 | 第97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97-101页 |
·单切片报文比例 | 第98页 |
·虚通道深度 | 第98-99页 |
·虚通道数目 | 第99-100页 |
·网络规模 | 第100-101页 |
·进一步讨论 | 第101-102页 |
·报文长度和虚通道深度 | 第101-102页 |
·DAMQ和混合流控机制 | 第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面向Torus片上网络的切片气泡流控机制 | 第104-132页 |
·引言 | 第104-106页 |
·传统设计的局限 | 第106-108页 |
·Dateline | 第106页 |
·本地气泡策略(LBS) | 第106-107页 |
·关键气泡策略(CBS)) | 第107页 |
·处理变长报文的低效性 | 第107-108页 |
·切片气泡流控机制 | 第108-113页 |
·理论描述 | 第109-110页 |
·本地切片气泡策略(FBFC-L) | 第110-111页 |
·关键切片气泡策略(FBFC-C) | 第111-112页 |
·饿死现象 | 第112-113页 |
·路由器流水线和微结构 | 第113-115页 |
·FBFC路由器 | 第114-115页 |
·VCT路由器 | 第115页 |
·实验方法 | 第115-117页 |
·一维Torus网络(Ring网络)性能测评 | 第117-120页 |
·性能 | 第117-119页 |
·缓存利用率 | 第119-120页 |
·短报文和长报文的传输延迟 | 第120页 |
·二维Torus网络性能测评 | 第120-129页 |
·4x4 Torus网络性能 | 第120-122页 |
·单切片比例敏感性分析 | 第122-124页 |
·缓存数量敏感性分析 | 第124-125页 |
·8x8 Torus网络可扩展性分析 | 第125页 |
·饿死现象对性能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PARSEC测试集实验结果 | 第127-128页 |
·FBFC硬件开销 | 第128-129页 |
·进一步讨论 | 第129页 |
·相关研究 | 第129-130页 |
·本章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六章 高效支持Cache一致性协议归约和多播通信的技术 | 第132-155页 |
·引言 | 第132-134页 |
·归约消息组合框架 | 第134-138页 |
·消息组合表格式 | 第135-136页 |
·消息组合实例 | 第136-138页 |
·消息组合表项不足 | 第138页 |
·均衡自适应多播路由算法 | 第138-140页 |
·路由器流水线和微结构 | 第140-141页 |
·实验评估 | 第141-151页 |
·性能 | 第143-146页 |
·BAM和RPM多播虚拟网络性能 | 第146-148页 |
·消息组合表大小 | 第148-149页 |
·敏感性分析 | 第149-151页 |
·功耗和能量延迟积分析 | 第151-153页 |
·相关研究 | 第153-154页 |
·消息组合 | 第153页 |
·片上网络多播路由算法 | 第153-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55-159页 |
·工作总结 | 第155-157页 |
·研究展望 | 第157-159页 |
致谢 | 第159-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7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77-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