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通讯监察法制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9页 |
1 通讯监察概论 | 第9-12页 |
·通讯监察的界定 | 第9页 |
·通讯监察基本特征 | 第9-11页 |
·通讯监察的秘密性 | 第10页 |
·通讯监察的技术性 | 第10页 |
·通讯监察权利危害性 | 第10页 |
·通讯监察的强制性 | 第10-11页 |
·通讯监察的性质 | 第11-12页 |
·通讯监察法制化的概念 | 第12页 |
2 通讯监察法制化必要性分析 | 第12-16页 |
·通讯监察法制化是控制侦查权滥用的有效手段 | 第12-13页 |
·通讯监察法制化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有效方法 | 第13-14页 |
·通讯监察法制化是对我国法治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 第14-15页 |
·通讯监察法制化是国际社会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 | 第15-16页 |
3 域外法通讯监察法制化比较研究 | 第16-20页 |
·立法模式 | 第16页 |
·通讯监察案件适用条件 | 第16-17页 |
·通讯监察仅适应于重罪案件 | 第16-17页 |
·通讯监察措施仅作为最后手段 | 第17页 |
·通讯监察案件适用程序 | 第17-19页 |
·通讯监察的实施须经过法定机关批准 | 第17页 |
·通讯监察须规定合理期限 | 第17-18页 |
·通讯监察所得信息的保存 | 第18页 |
·通讯监察所得信息的使用及销毁 | 第18-19页 |
·监督和制约 | 第19页 |
·对被通讯监察人权利的救济 | 第19-20页 |
4 我国通讯监察法制化存在的问题 | 第20-21页 |
·通讯监察立法时缺乏明确规定 | 第20页 |
·现有法律对通讯监察规定过分粗疏 | 第20-21页 |
·通讯监察的执行缺少有效程序制约机制 | 第21页 |
5 我国通讯监察法制化的完善 | 第21-32页 |
·确立我国通讯监察运用原则 | 第22-25页 |
·重罪原则 | 第22页 |
·令状原则 | 第22-23页 |
·相关性原则 | 第23页 |
·最小侵害原则 | 第23-24页 |
·期间限制原则 | 第24页 |
·事后通知原则 | 第24-25页 |
·事前审查原则 | 第25页 |
·明确我国通讯监察的适用范围 | 第25-26页 |
·通讯监察的范围 | 第25页 |
·通讯监察适用的对象范围 | 第25-26页 |
·通讯监察适用的案件范围 | 第26页 |
·严格我国通讯监察的发动程序 | 第26-27页 |
·我国通讯监察措施的申请 | 第26-27页 |
·我国通讯监察措施的批准 | 第27页 |
·规范我国通讯监察的执行程序 | 第27-29页 |
·执行机关 | 第27-28页 |
·执行期限 | 第28页 |
·所获材料的处理 | 第28页 |
·他案通讯监察 | 第28-29页 |
·另案通讯监察 | 第29页 |
·加强监督并保障权利救济 | 第29-30页 |
·对通讯监察措施的监督 | 第29页 |
·对被监察人的权利救济 | 第29-30页 |
·完善证据材料的使用及排除规则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