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设备材料招标体系构建的分析与动态优化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际文献综述 | 第10页 |
·研究目标与方法 | 第10-11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工程招投标概况 | 第12-19页 |
·国内招投标管理现状 | 第12-14页 |
·招标方式 | 第12页 |
·招标行政监管范围 | 第12-13页 |
·招投标活动的原则 | 第13页 |
·建筑工程招标程序 | 第13-14页 |
·国际上发达国家招投标概况 | 第14-17页 |
·招投标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发达国家招投标管理的优点 | 第15页 |
·FIDIC 招标程序介绍 | 第15-17页 |
·我国与发达国家招投标的比较 | 第17页 |
·设备材料招标的特点及分类 | 第17-19页 |
3 A 公司概况及招标模式 | 第19-24页 |
·公司概况 | 第19页 |
·公司采用的招标模式 | 第19-21页 |
·招标模式简介 | 第19-20页 |
·具体招标过程 | 第20-21页 |
·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2-23页 |
·招评标管理模式的改进思路 | 第23-24页 |
·设备材料招标的目的 | 第23页 |
·招评标模式的改进思路 | 第23页 |
·招采制度中可保留继续发挥作用的相关制度 | 第23-24页 |
4 招标评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 第24-37页 |
·招标管理模式的改进 | 第24-25页 |
·管理模式的改进原则 | 第24页 |
·具体的改进思路 | 第24-25页 |
·评标体系的改进 | 第25-27页 |
·评标体系改进的原则 | 第25页 |
·当前建筑市场上常用的评标体系介绍 | 第25-27页 |
·评标体系的动态调整 | 第27页 |
·具体招标程序的改进 | 第27-29页 |
·前期准备工作 | 第29-31页 |
·市场调研 | 第30页 |
·资源库的建立 | 第30页 |
·招标形式 | 第30页 |
·打包方案的优化 | 第30-31页 |
·招标文件的编制 | 第31页 |
·设备材料生产厂商资源库的动态管理 | 第31-34页 |
·进入资源库的程序 | 第32页 |
·对资源库的管理 | 第32-34页 |
·日常的管理 | 第34页 |
·入围单位的确定 | 第34-35页 |
·评标指标因素的动态调整 | 第35-36页 |
·各权重指标的打分办法 | 第36-37页 |
·指标因素的打分办法 | 第36页 |
·价格指标的打分办法 | 第36-37页 |
5 评标指标因素权重分配的优化 | 第37-46页 |
·专家调查法 | 第37-38页 |
·概念简介 | 第37页 |
·特点 | 第37页 |
·操作方法 | 第37-38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8-41页 |
·概念简介 | 第38-39页 |
·特点 | 第39页 |
·操作方法 | 第39-41页 |
·层次分析法在 A 公司招标过程中的应用 | 第41-46页 |
6 招标过程中对投标价格的动态调整 | 第46-53页 |
·对投标价的动态调整 | 第46-51页 |
·全生命周期费用的概述 | 第46-49页 |
·全生命周期费用的估算方法 | 第49页 |
·使用全生命周期费用法对投标价格的动态调整 | 第49-50页 |
·采用全生命周期费用法的优点 | 第50-51页 |
·A 公司水表评标对比价的确定 | 第51-53页 |
7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