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特种焊接论文--激光焊论文

车用激光拼焊高强度钢板冲压成形特性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课题背景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高强度激光拼焊板成形性能研究现状第14-15页
     ·高强度激光拼焊板数值模拟研究现状第15-17页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的第17-18页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第18-19页
第二章 激光拼焊高强度钢板焊接性能分析及试件制备第19-26页
   ·激光拼焊高强度钢板选择第19页
   ·激光拼焊高强度钢板焊接性能分析第19-21页
     ·碳当量分析第19-20页
     ·冷裂纹可能性分析第20页
     ·热裂纹可能性分析第20页
     ·预热条件分析第20-21页
   ·激光拼焊高强度钢板试件制备第21-22页
     ·焊接设备简介第21-22页
     ·焊接工艺参数确定第22页
   ·激光拼焊高强度钢板试件焊缝显微硬度测试第22-25页
     ·实验设备简介第22-23页
     ·实验原理及方法第23-24页
     ·实验结果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圆筒件冲压成形理论研究第26-38页
   ·引言第26页
   ·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成形理论研究第26-30页
     ·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单向拉伸应力、应变研究第26-27页
     ·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成形特点第27-28页
     ·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圆筒件拉深工艺研究第28-30页
   ·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冲压成形主要缺陷分析第30-34页
     ·起皱分析第31-32页
     ·破裂分析第32页
     ·焊缝移动分析第32-33页
     ·回弹分析第33-34页
   ·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冲压成形主要影响因素第34-37页
     ·坯料因素对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成形的影响[28]第34页
     ·工、模具因素对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成形的影响第34-35页
     ·工艺参数对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成形的影响第35-36页
     ·本文拟研究主要因素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高强度激光拼焊钢板圆筒件拉深成形数值模拟研究第38-54页
   ·引言第38页
   ·板料成形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 DYNAFORM 简介第38-39页
   ·高强度拼焊钢板圆筒形件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9-43页
     ·焊缝模型的确定第39-40页
     ·工具模型的确定第40-41页
     ·单元类型的确定第41页
     ·接触条件的确定第41-42页
     ·摩擦条件的确定第42-43页
   ·圆筒件坯料尺寸确定及物理实验对比第43-46页
     ·圆筒件坯料尺寸理论计算第43页
     ·圆筒件坯料尺寸数值模拟结果第43-45页
     ·圆筒件坯料尺寸物理实验结果第45-46页
     ·圆筒件坯料尺寸物理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第46页
   ·焊缝位置对拼焊板成形影响的数值模拟及物理实验对比第46-50页
     ·不同焊缝位置的数值模拟结果第47-49页
     ·不同焊缝位置的物理实验结果第49页
     ·不同焊缝位置的物理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第49-50页
   ·压边力加载方式对拼焊板成形影响的数值模拟及物理实验对比第50-53页
     ·不同压边力加载方式的数值模拟结果第50-52页
     ·不同压边力加载方式物理实验结果第52页
     ·不同压边力加载方式的物理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汽车高强度激光拼焊纵梁拉深成形数值模拟第54-75页
   ·引言第54页
   ·某车纵梁的逆向建模第54-59页
     ·逆向工程技术简介第54页
     ·逆向工程设备简介第54-55页
     ·纵梁零件逆向点云获取流程第55-59页
   ·纵梁零件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9-63页
     ·纵梁零件工艺分析第59页
     ·纵梁零件有限元凹模设计第59页
     ·纵梁零件有限元工具确定第59-61页
     ·纵梁零件有限元坯料确定第61-62页
     ·纵梁零件有限元工模具定位第62页
     ·纵梁零件有限元工序定义及参数设置第62-63页
   ·纵梁零件冲压成形工艺参数设计及优化第6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基于改进的逆向有限元法的坯料优化第75-87页
   ·引言第75页
   ·逆向有限元法介绍第75页
   ·改进的逆向有限元法第75-78页
     ·基础理论和方法第75-76页
     ·运动方程与几何关系第76-77页
     ·屈服准则与本构关系第77页
     ·单元公式与虚功方程第77-78页
   ·坯料优化对比第78-80页
     ·工件模面设计与网格划分第78-79页
     ·坯料轮廓线确定及网格划分第79-80页
     ·工艺参数设置第80页
   ·成形结果对比第80-86页
     ·成形极限图对比第81-82页
     ·厚度云图对比第82-84页
     ·材料流动情况对比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总结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强钢三明治板的激光焊接及其接头性能研究
下一篇:金属内部微裂纹热塑性修复的元胞自动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