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体模型的汽车主动悬架与制动系统联合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 ·主动悬架系统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ABS 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集成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仿真软件介绍 | 第14-16页 |
| ·MATLAB/Simulink 软件简介 | 第14-15页 |
| ·ADAMS 软件简介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主动悬架模型及控制方法 | 第17-33页 |
| ·主动悬架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7-19页 |
| ·二自由度 1/4 车辆主动悬架模型 | 第17页 |
| ·路面模型的建立 | 第17-19页 |
| ·主动悬架控制器的几种设计方法 | 第19-27页 |
| ·最优控制器设计 | 第19-21页 |
| ·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21-25页 |
| ·PID 控制器设计 | 第25-27页 |
| ·仿真分析 | 第27-30页 |
|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 ·主动悬架模糊 PID 控制 | 第30-32页 |
| ·控制策略分析 | 第30页 |
| ·仿真分析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制动系统模型及 ABS 控制 | 第33-40页 |
| ·制动系统模型 | 第33-36页 |
| ·单轮车辆模型 | 第33-34页 |
| ·轮胎模型 | 第34-35页 |
| ·制动器模型 | 第35-36页 |
|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控制器设计 | 第36-38页 |
| ·仿真分析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主动悬架与 ABS 集成控制器设计 | 第40-51页 |
| ·制动系统模型 | 第40-43页 |
| ·半车制动模型 | 第40-42页 |
| ·轮胎模型 | 第42页 |
| ·车辆运动模型 | 第42-43页 |
| ·车辆悬架模型 | 第43-45页 |
| ·悬架系统建模 | 第43-44页 |
| ·路面模型 | 第44-45页 |
| ·主动悬架与 ABS 集成控制策略研究 | 第45-46页 |
| ·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 ·结论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主动悬架与 ABS 联合仿真研究 | 第51-65页 |
| ·ADAMS 软件操作方法简介 | 第51-52页 |
| ·ADAMS 软件模块介绍 | 第51页 |
| ·ADAMS 设计流程 | 第51-52页 |
| ·整车 ADAMS 建模 | 第52-56页 |
| ·创建车辆底盘模型 | 第52-53页 |
| ·创建前、后悬架 | 第53-54页 |
| ·创建轮胎和地面 | 第54-55页 |
| ·创建制动系统模型 | 第55-56页 |
| ·主动悬架与 ABS 联合仿真分析 | 第56-64页 |
| ·联合仿真控制方法 | 第56-57页 |
| ·建立联合仿真模型 | 第57-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