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8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压力管道瞬态流动与耦合水锤研究简述 | 第15-30页 |
·压力管道瞬态流动研究简述 | 第15-23页 |
·压力管道耦合水锤研究简述 | 第23-30页 |
·水电站压力管道和水轮机空化研究简述 | 第30-37页 |
·压力管道空化研究简述 | 第31-33页 |
·水轮机空化问题研究简述 | 第33-37页 |
·水体弱压缩性对水锤特性的影响 | 第37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37-38页 |
第二章 弱可压缩水体耦合水锤理论 | 第38-56页 |
·压力管道耦合梁模型 | 第38-42页 |
·轴向运动4-方程模型 | 第38-40页 |
·考虑横向变形的4-方程模型 | 第40-42页 |
·弱可压缩水体的运动描述 | 第42-47页 |
·压力管道壳模型 | 第47-54页 |
·弱可压缩水体与管道耦合建模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三章 弱可压缩水体空化流建模 | 第56-76页 |
·空化形成机理 | 第56-57页 |
·空化流动数学建模方法 | 第57-59页 |
·常用空化模型 | 第59-68页 |
·Singhal等人提出的空化模型 | 第59-63页 |
·Bakir等人提出的空化模型 | 第63-66页 |
·Kunz等人提出的空化模型 | 第66-67页 |
·Sauer等人提出的空化模型 | 第67-68页 |
·弱可压缩水体空化流建模 | 第68-74页 |
·弱可压缩水体单相空化模型 | 第69-72页 |
·弱可压缩水体质量输运空化模型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弱可压缩水体耦合水锤与空化流程序设计 | 第76-106页 |
·OpenFOAM简介 | 第76-77页 |
·基于OpenFOAM的程序设计基础 | 第77-85页 |
·张量运算 | 第77-79页 |
·求解域离散 | 第79页 |
·偏微分方程离散 | 第79-83页 |
·瞬态时间离散 | 第83-84页 |
·边界条件处理 | 第84-85页 |
·弱可压缩水体CFD程序实现 | 第85-88页 |
·弱可压缩水体与管道耦合程序实现 | 第88-96页 |
·流体-结构耦合程序实现技术 | 第88-91页 |
·程序实现 | 第91-96页 |
·弱可压缩水体空化流程序实现 | 第96-104页 |
·弱可压缩水体单相空化模型程序实现 | 第96-100页 |
·弱可压缩水体质量输运空化模型程序实现 | 第100-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弱可压缩水体耦合水锤试验 | 第106-118页 |
·实验装置和实验工况 | 第106-114页 |
·实验装置 | 第106-109页 |
·实验工况 | 第109-114页 |
·试验数据分析 | 第114-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六章 弱可压缩水体耦合水锤分析程序代码验证及应用 | 第118-138页 |
·弱可压缩水体耦合水锤分析程序代码验证 | 第118-123页 |
·考虑水体弱可压缩的短直管耦合水锤分析 | 第123-129页 |
·弱可压缩水体耦合水锤代码在水电站长输管道竖井管段应用 | 第129-137页 |
·满负荷工作时竖井段管道流体-结构耦合作用分析 | 第131-133页 |
·水锤荷载下竖井段管道流体-结构耦合作用分析 | 第133-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137-138页 |
第七章 弱可压缩水体空化流分析程序代码验证及应用 | 第138-170页 |
·弱可压缩水体空化流分析程序代码验证 | 第138-145页 |
·计算模型选取 | 第138-139页 |
·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139-143页 |
·反向射流产生和变化分析 | 第143-145页 |
·弱可压缩水体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部分载荷运行空化流分析 | 第145-158页 |
·蜗壳及固定导叶区域的空化流分析 | 第148-149页 |
·活动导叶区域的空化流分析 | 第149-150页 |
·转轮区域的空化流分析 | 第150-155页 |
·尾水管区域的空化流分析 | 第155-157页 |
·尾水管涡带分析 | 第157-158页 |
·弱可压缩水体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补气空化流分析 | 第158-162页 |
·弱可压缩水体低水头混流式水轮机部分载荷运行空化流分析 | 第162-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168-170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0-172页 |
致谢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92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192-193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国家基金项目) | 第193-194页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项目) | 第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