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评述 | 第13页 |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15页 |
·研究重点 | 第15页 |
·研究难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当前女性犯罪特点及趋势分析 | 第17-25页 |
·当前女性犯罪特点分析 | 第17-21页 |
·女性犯罪的欺骗和隐蔽性 | 第17-18页 |
·女性犯罪的被动和从属性 | 第18-19页 |
·女性犯罪的情感纠葛报复性 | 第19-20页 |
·女性犯罪的无知性 | 第20-21页 |
·当今女性犯罪趋势分析 | 第21-25页 |
·犯罪类型多元化 | 第21-22页 |
·犯罪主体群体化 | 第22页 |
·犯罪手段智能化 | 第22-23页 |
·女性犯罪成人化 | 第23页 |
·重刑犯罪普遍化 | 第23-25页 |
第3章 影响女性犯罪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25-35页 |
·社会体制 | 第25-27页 |
·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 | 第25页 |
·社会体制转型的冲击 | 第25-27页 |
·物质利益 | 第27-28页 |
·物欲钱财引起犯罪 | 第27页 |
·职权利益引起犯罪 | 第27-28页 |
·利用智能科技犯罪 | 第28页 |
·社会文化 | 第28-31页 |
·文化冲突导致的女性犯罪 | 第28-29页 |
·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 第29页 |
·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 | 第29-30页 |
·社会不良心理氛围的干扰 | 第30-31页 |
·婚姻家庭 | 第31-35页 |
·家庭暴力对女性犯罪的影响 | 第31-33页 |
·婚姻感情问题对女性犯罪的影响 | 第33-34页 |
·家庭伦理失范对女性犯罪的影响 | 第34-35页 |
第4章 女性犯罪的预防对策分析 | 第35-46页 |
·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自我预防 | 第35-37页 |
·加强文化教育和个人素养 | 第35-36页 |
·提高法律意识与道德教育 | 第36页 |
·做好心理预防提高抗挫能力 | 第36-37页 |
·营造和谐家庭抓好家庭教育 | 第37-38页 |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 第37页 |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 | 第37-38页 |
·认真履行监护职责 | 第38页 |
·加强社会管理净化社会风气 | 第38-41页 |
·管理好流动人口,清除不良污染 | 第38-40页 |
·做好社会教育工作 | 第40-41页 |
·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41页 |
·健全法律机制维护女性权益 | 第41-46页 |
·健全法律机制 | 第41-44页 |
·维护女性权益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