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煤炭供需市场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路径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一、 定性和定量分析 | 第16-17页 |
二、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 第17页 |
三、 文献资料等分析方法 | 第17页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理论阐述和文献综述 | 第18-23页 |
第一节 相关理论阐述 | 第18-19页 |
一、 能源的内涵及概念 | 第18页 |
二、 煤炭资源的定义和分类,中国及云南煤炭分布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本选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一、 国外能源与经济增长研究 | 第19页 |
二、 国内能源与经济增长研究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能源预测模型 | 第20-23页 |
一、 国外能源需求和预测模型研究 | 第20-21页 |
二、 国外能源需求研究现状 | 第21页 |
三、 国内能源需求和预测模型研究 | 第21-22页 |
四、 国内外能源替代研究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云南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及供需市场分析 | 第23-47页 |
第一节 中国及云南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一、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分析 | 第23-24页 |
二、 云南省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27页 |
第二节 云南省煤炭供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8页 |
一、 云南省煤炭资源的发展潜力分析 | 第27-32页 |
二、 煤炭产业政策分析 | 第32-34页 |
三、 云南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 第34-37页 |
四、 云南煤炭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分析 | 第37-38页 |
第三节 云南省煤炭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7页 |
一、 云南省耗煤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第38-39页 |
二、 云南省煤炭价格趋势分析 | 第39-41页 |
三、 云南省节能减排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5页 |
四、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第四章 云南省煤炭市场供需模型建立和预测 | 第47-69页 |
第一节 研究能源需求预测的必要性 | 第47-48页 |
第二节 能源需求预测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48页 |
第三节 数据的检验 | 第48-54页 |
第四节 模型建立和检验分析 | 第54-66页 |
一、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介绍 | 第54页 |
二、 时间序列法模型和检验结构 | 第54-56页 |
三、 煤炭需求预测模型 | 第56-60页 |
四、 煤炭供给预测模型 | 第60-66页 |
第五节 云南省煤炭市场供需均衡及缺口分析 | 第66-69页 |
一、 从云南省煤炭供应影响因素分析得出 | 第66-67页 |
二、 从云南省煤炭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得出 | 第67页 |
三、 从云南省煤炭市场供需均衡理论分析得出 | 第67-68页 |
四、 从云南省煤炭市场供需市场预测均衡分析得出 | 第68-69页 |
第五章 云南省煤炭市场供需平衡的对策建议 | 第69-76页 |
第一节 解决云南省煤炭供需缺口的建议 | 第69-70页 |
一、 增加煤炭供给 | 第69页 |
二、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煤炭需求 | 第69-70页 |
三、 积极发展替代能源并使用推广 | 第70页 |
四、 解决煤炭运输瓶颈 | 第70页 |
五、 强化要素保障,确保平稳运行 | 第70页 |
第二节 调整云南省煤炭市场需求结构的对策建议 | 第70-73页 |
一、 完善市场调控体系 | 第70-71页 |
二、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第71页 |
三、 积极利用颁布的低碳经济的纲领政策 | 第71页 |
四、 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循环经济 | 第71-72页 |
五、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保障能源安全 | 第72页 |
六、 加强煤炭生产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 | 第72-73页 |
第三节 云南省煤炭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73-76页 |
一、 加强煤炭地质勘探工作 | 第73页 |
二、 调整云南省煤炭产业结构 | 第73-74页 |
三、 提升煤炭工业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 | 第74-75页 |
四、 大力支持煤层气、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工作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展望及研究不足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