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RS-SIFT算法的多姿态人脸识别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绪论第11-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应用领域第11-12页
   ·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2-18页
     ·人脸识别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第12-13页
     ·多姿态人脸识别研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第13-14页
     ·国内外人脸数据库第14-16页
     ·国内外人脸识别系统第16-18页
   ·本文组织结构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2 多姿态人脸识别概述第19-30页
   ·多姿态人脸识别的基本框架第19-20页
   ·多姿态人脸检测第20-23页
     ·基于肤色特征的多姿态人脸检测第21-22页
     ·基于 FloatBoost 的多姿态人脸检测第22-23页
   ·特征提取第23-27页
     ·Gabor 小波变换第23-24页
     ·散射变换第24-27页
     ·SIFT 算法第27页
   ·特征降维第27-29页
     ·主成分分析法(PCA)第28页
     ·Fisher 线性判别法(FLD)第28-29页
     ·粗糙集属性约简方法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基于 SIFT 的人脸特征提取第30-40页
   ·引言第30-31页
   ·SIFT 相关理论第31-37页
     ·构建尺度空间第31-33页
     ·DOG 尺度空间极值点检测第33-34页
     ·精确定位关键点第34-35页
     ·关键点方向分配第35-36页
     ·生成 SIFT 特征点描述子第36-37页
   ·人脸 SIFT 特征提取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基于粗糙集的 SIFT 特征降维第40-48页
   ·引言第40页
   ·粗糙集的基本概念第40-42页
     ·粗糙集的定义第41页
     ·不可分辨关系第41页
     ·约简与核第41-42页
   ·粗糙集的知识表达和属性约简第42-43页
     ·知识表达第42页
     ·属性约简第42-43页
   ·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的 SIFT 特征降维第43-45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性能评价标准第46页
     ·实验结果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基于 RS-SIFT 的多姿态人脸识别第48-58页
   ·引言第48页
   ·基于 RS 和 SIFT 的多姿态人脸识别算法第48-49页
   ·生成人脸特征库第49-51页
   ·匹配识别第51-52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人脸库第52页
     ·参数设置第52-55页
     ·实验结果比较与分析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8-60页
   ·本文工作总结第58-59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H2和JBPM的J2EE开发平台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Bézier曲线的拼接及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