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引言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 ·绩效及绩效评价的概念鉴定 | 第10-11页 |
| ·国外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农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2 相关理论阐述 | 第16-17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6-17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 ·系统管理理论 | 第17页 |
| 3 我国农林牧渔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 第17-20页 |
| ·数量规模情况 | 第17-18页 |
| ·分布的行业和地区情况 | 第18-19页 |
| ·我国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经营现状 | 第19-20页 |
| ·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规模小 | 第19页 |
| ·农林牧渔上市公司呈多元化经营甚至背农态势 | 第19-20页 |
| ·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效益不佳 | 第20页 |
| 4 我国农林牧渔上市公司评价指标构建 | 第20-26页 |
| ·样本的取得 | 第20-21页 |
| ·指标的选取 | 第21-23页 |
| ·农林牧渔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统计描述 | 第23-24页 |
| ·2009 年-2011 年相关能力指标的对比分析 | 第24-26页 |
| ·盈利能力指标趋势对比 | 第24页 |
| ·偿债能力指标趋势对比 | 第24-25页 |
| ·营运能力指标趋势对比 | 第25-26页 |
| ·成长能力指标对比 | 第26页 |
| 5 农林牧渔上市公司运用因子分析进行的财务绩效评价 | 第26-35页 |
| ·因子分析法的介绍 | 第26-27页 |
| ·因子分析的优势和劣势 | 第27页 |
| ·因子分析法的优势 | 第27页 |
| ·因子分析法的劣势 | 第27页 |
| ·实证分析 | 第27-35页 |
| ·评价指标同向化处理 | 第27-28页 |
|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第28页 |
| ·因子分析的适性检验 | 第28页 |
| ·公因子提取的效果 | 第28-29页 |
| ·公因子个数确定 | 第29-30页 |
| ·公共因子的命名和解释 | 第30-32页 |
| ·计算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 | 第32-35页 |
| 6 农林牧渔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35-43页 |
| ·营运能力因子分析 | 第35-36页 |
| ·盈利能力因子分析 | 第36-37页 |
| ·成长能力因子分析 | 第37-38页 |
| ·创现能力因子分析 | 第38-39页 |
| ·偿债能力因子分析 | 第39-40页 |
| ·资产流动能力因子分析 | 第40-41页 |
| ·综合财务绩效得分分析 | 第41-43页 |
| 7 提高我国农林牧渔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建议 | 第43-47页 |
| ·提高营运能力,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发展规模经济 | 第43页 |
| ·拓展盈利能力,调整盈利模式,优化产品结构 | 第43-44页 |
| ·培养成长能力,注重协同发展,适度进行多元化经营 | 第44-45页 |
| ·加强创现能力,提高现金流管理水平,加强应收款项管理 | 第45页 |
| ·提升偿债能力,调整债务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 | 第45-46页 |
| ·加强流动资产的管理,保障经济效益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