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引言 | 第13页 |
·易护理整理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易护理整理工艺的发展 | 第13-15页 |
·易护理整理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易护理整理的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折皱形成的原因 | 第18页 |
·易护理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易护理整理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 第19-21页 |
·易护理整理对织物干湿抗皱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易护理整理对织物撕破强力的影响 | 第20页 |
·易护理整理对织物耐磨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防皱整理质量评定指标 | 第21页 |
·织物防皱整理要求 | 第21页 |
·人体安全卫生要求 | 第21页 |
·服用性能损害限制 | 第21页 |
·强力损失问题 | 第21-26页 |
·断裂强力损失的原因 | 第22-24页 |
·改善易护理整理品强力的方法 | 第24-26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验化学品 | 第27-28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28页 |
·织物整理工艺 | 第28-29页 |
·测试方法 | 第29-30页 |
·织物折皱回复角(WRA) | 第29页 |
·织物纬向拉伸断裂强力(BS) | 第29页 |
·织物上甲醛释放量 | 第29页 |
·织物DP等级 | 第29页 |
·织物的白度 | 第2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9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0-59页 |
·不同有机硅柔软剂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 第30-33页 |
·有机硅柔软剂的筛选 | 第30-32页 |
·柔软剂用量对整理品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交联剂和焙烘温度对柔软剂整理效果的影响 | 第33-38页 |
·交联剂及焙烘温度对硅酮A整理品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交联剂及焙烘温度对柔软剂8417整理效果的影响 | 第35页 |
·硅酮A与柔软剂8417整理效果的比较 | 第35-37页 |
·不同温度下交联剂对柔软剂8417整理品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整理剂与柔软剂共同用于棉织物的易护理整理 | 第38-42页 |
·整理剂用量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柔软剂8417用量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焙烘温度对整理品性能的影响 | 第42页 |
·焙烘时间对整理织物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整理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3-48页 |
·单因素实验的较优整理液组成与工艺条件 | 第43-44页 |
·正交实验对整理液组成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4-48页 |
·聚乙烯乳液对整理品性能的影响 | 第48页 |
·不同组织规格棉织物整理效果的比较 | 第48-50页 |
·本课题易护理工艺与实验室常规焙烘工艺的比较 | 第50-51页 |
·强力损失问题 | 第51-59页 |
·分步法分析易护理整理品强力损失的来源 | 第51-52页 |
·柔软剂8417造成整理品强力损失机理的初探 | 第52-53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5页 |
·扫描镜分析 | 第55-5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