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简略词表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 1. NMNCs的性质 | 第12-15页 |
| ·吸收和荧光性质 | 第12-13页 |
| ·溶剂化显色效应 | 第13-14页 |
| ·双光子吸收性质 | 第14页 |
| ·电化学发光性质 | 第14页 |
| ·催化性质 | 第14-15页 |
| ·手性性质 | 第15页 |
| 2. NMNCs的制备、纯化和表征 | 第15-20页 |
| ·NMNCs的制备方法 | 第15-18页 |
| ·NMNCs的纯化方法 | 第18-19页 |
| ·NMNCs的表征方法 | 第19-20页 |
| 3. NMNCs的应用 | 第20-24页 |
| ·NMNCs在金属离子和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 | 第20-22页 |
| ·NMNCs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 4. 总结与展望 | 第24-25页 |
| 5. 课题设计思想及意义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以SDS为模板一锅法合成水溶性荧光Ag NCs | 第26-34页 |
| 1. 前言 | 第26页 |
| 2. 试剂与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 ·试剂 | 第26-27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 ·溶液的配置 | 第27页 |
| ·Ag NCs的合成 | 第27页 |
| ·Ag NCs的表征 | 第27-28页 |
| ·Ag NCs合成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8-29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29-33页 |
| ·Ag NCs的表征 | 第29-31页 |
| ·Ag NCs合成条件的优化 | 第31-33页 |
| 5. 结论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Au NCs对CdTe QDs波长依赖性的荧光猝灭研究 | 第34-50页 |
| 1. 前言 | 第34-35页 |
| 2. 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 ·试剂 | 第35页 |
| ·仪器 | 第35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 ·TGA-CdTe QDs的合成及纯化 | 第35-36页 |
| ·BSA-Au NCs的合成及纯化 | 第36页 |
| ·Au NCs与CdTe QDs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36-38页 |
| 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 ·Au NCs的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表征 | 第38页 |
| ·Au NCs与CdTe QDs光谱重叠率的研究 | 第38-39页 |
| ·Au NCs与CdTe QDs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39-48页 |
| ·Au NCs对CdTe QDs波长依赖的猝灭效应 | 第48-49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荧光Au NCs-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50-58页 |
| 1. 前言 | 第50-51页 |
| 2. 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 ·试剂 | 第51页 |
| ·仪器 | 第51页 |
| 3.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 ·BSA-Au NCs的合成 | 第51页 |
| ·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的合成及纯化 | 第51-52页 |
| ·Au NCs-SiO_2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 | 第52页 |
| ·Au NCs-SiO_2复合纳米微球的表征 | 第52-53页 |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 ·Au NCs-SiO_2复合纳米微球的荧光表征 | 第53-54页 |
| ·Au NCs-SiO_2复合纳米微球的TEM表征 | 第54页 |
| ·Au NCs-SiO_2复合纳米微球的XPS表征 | 第54-55页 |
| ·Au NCs-SiO_2复合纳米微球的DLS表征 | 第55-56页 |
| ·Au NCs-SiO_2复合纳米微球的形成机理 | 第56页 |
| 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